边防部队在巫家坝机场演练 展现强大的后勤保障
手动破拆工具组
无人机
机动支队官兵对“受伤人员”进行抢救 ■ 都市时报首席记者张玉杰
昨日凌晨,云南某地发生里氏7.0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由于震源较浅,破坏性较大,震中多处居民小区房屋倒塌,人员伤亡惨重。
公安部边防管理局立即启动三级应急响应,派出1200名官兵赶赴现场救援。为做好救援官兵的保障工作,云南公安边防总队立即抽组180人组成后勤应急保障分队,靠前保障。
这是上午9点半在巫家坝机场,公安边防部队进行的应急保障远程拉动演练。检验部队后勤应急保障能力,是本次演练目的。
集结
5分钟内完成队伍集结
地震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
5分钟内,队伍集结完毕,机动支队官兵开始将抢险救援设备装车。总队医院医疗战备物资仓库数公安边防部队西南地区最大,储备有单兵急救包、卫生员包、综合治疗包防疫背囊、急救背囊、检验背囊、清创背囊、诊疗背囊等,完全可以满足开设一个野战救护医院的需要。后勤基地应急物资储备库,主要负责云、贵、川、重庆等四省市的后勤应急救援物资保障。目前,库内储备宿营、救援、照明、给养、医疗、防护等6类物资共1.69万件套。
很快,各类物资装载到位。
出发
无人机盘旋为车队开道
一声令下,180人组成的应急保障分队,分物资、军需供给、卫勤、运输油料、维修技术保障5个小组向灾区开进。其中机动支队115人,除承担突击救援任务外,同时承担军需给养保障任务。后勤基地20人,承担物资运输、油料保障、车辆维修等任务。总队医院45人,承担医疗救助及卫勤保障。
根据保障力量编配要求,保障人员一般按动用兵力的15%编配,其中医务人员2%、炊事员5%、驾驶员7%、修理工1%。队伍出城,总队自行开发、研制的无人机盘旋上空,适时传回交通状况,车队据此选择最快捷的路线开进。
边境地区山路蜿蜒,突然,一辆物资卡车爆胎,车辆倾斜严重。
“报告,10号车左前轮爆胎,请指示!”
“设置防护信号,确保安全。其它车辆继续前行,抢修组立即组织更换轮胎!”
说着,故障车驾驶员迅速设置警示标志。车队抢修组带上器材和工具迅速抢修。几分钟后,轮胎换完。
赶路
道路坍塌搭双边桥行进
应急保障车队行驶4小时后,2号车油料不足。车队靠边停车熄火,使用多功能加油车补充油料。多功能加油车可分别装载汽油和柴油各4吨,3分钟内即可加注油料60升以上。
行驶一段,前方道路坍塌,车队停止前进,迅速搭建双边桥。双边桥由两根钢轨组成,每根宽25厘米、12米长,载重车后轮行驶桥面上,左右各有10厘米宽的轮胎悬空,这要求驾驶员具备过硬的技术。
6小时后,经过300公里急行军,应急保障分队到达灾害现场。
列队
16种不同功能车辆列队前行
最前面的是开道车,主要确保车队能够环环相扣准时到达灾区。紧随的是卫星通信车,保障现场无线通联指挥调度。然后是移动指挥中心车,装备有无线通信、计算机办公、通信组网等系统设备,之后是防暴运兵宿营车、宿营方舱。宿营方舱集乘坐、休息、防暴于一体,能在15分钟内完成宿营展开,为28名乘员提供宽敞舒适的宿营空间。
再之后是装备物资车、淋浴车、净水车、加油车、送餐车、食品保鲜车、炊事车、移动厕所车。其中,淋浴车可满足8人同时淋浴。净水车由净水设备、发电机和舱体组成。后面依次是救护车、多功能体检车、军械运输修理车。其中,多功能体检车配有X光、B超、心电图、妇科检查室,并配有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救援
按四色给伤员分类 营救85人
抵达灾区后,官兵立即投入战斗,开始卸载物资、搭建野战指挥所、消杀防疫、开设野战医院、野战炊事、无人机侦查、破拆营救、生命探测仪搜寻、紧急治疗等10个应急物资保障实兵拉动演练科目。
“救命啊!救命啊!”突然,一栋房屋倒塌,9人大声呼救。经无人机勘察,确定呼救地点。
因伤员较多,医护人员先对伤员进行检伤分类。检伤分类是灾害现场医学急救的首要环节,在突发灾害事故造成大量伤员的时候,医护人员会按照伤情危重程度,用红、黄、绿、黑四种颜色,对伤员进行分类。
此次行动,医护人员共成功营“救受伤”群众85人。
上午11点,演练结束。
16种车辆
开道车→卫星通信车→移动指挥中心车→防暴运兵宿营车→宿营方舱→装备物资车→淋浴车→净水车→加油车→送餐车→食品保鲜车→炊事车→移动厕所车→救护车→多功能体检车→军械运输修理车
伤员
检伤分类
红色
即刻优先,患者有生命危险,需立刻进行紧急处理。
黄色
紧急优先,伤情严重,但相对稳定,允许在一定时间内处理。
蓝色
延期有限,伤员不需要紧急处理,可稍后处理。
黑色
代表死亡,不需要医疗处理。
都市时报(程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