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13家单位联合教市民打假
近日,由昆明市打假办、市质监局主办的“关注质量·合力打假”——2015年“质量月”主题宣传活动暨《昆明市打假宣传手册》首发仪式在金星社区民族广场举行。
昆明市打假办联合13家成员单位现场办公,为市民解答常用商品质量鉴别常识,向市民普及规避假冒伪劣商品的方法。活动还邀请了云南省珠宝玉石检验研究院、市动监所、市种子管理站、市植保站、市粮油质检中心的专家参与现场咨询服务。
活动现场,金星社区的数百位市民带着各自的问题来到现场咨询。云南省珠宝玉石检验研究院的咨询点最火爆,被前来检验玉石真假的市民围得水泄不通。金星社区的居民付碧霞得知社区要搞一次打假宣传活动,早早就来到现场,请专家鉴定自己的一对翡翠耳环是否是A货。“我戴了10年的东西竟然是假货,所以关注质量,一定要学会辨别假货,参加了今天的活动,今后买东西就知道怎么辨别了,很有用。”
此外,市民对米、面、油、盐、药品、保健品等常用商品的质量关注度也很高,相关部门接受了不少市民的咨询。
昆明市打假办还免费向市民发放了《昆明市打假宣传手册》,手册综合13家成员单位的打假职能、打假常识及投诉电话。很多市民表示,有了这本手册,心里有底了。
市打假办负责人介绍,打假看似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其实和普通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涉及质量问题。质量不仅关乎经济发展,还关乎群众福祉,但是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的违法行为严重扰乱市场环境、消费环境和投资环境,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此次活动希望让市民了解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产品、食品、房屋等质量问题该如何正确维权,让市民关注、参与打假工作,共同维护市场秩序,营造关注质量、合力打假的良好氛围。
昆明打击生产经销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领导小组于1996年成立,主要职责是组织协调全市的打假工作,制定打假工作计划,督促各打假责任单位落实打假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质监局,目前共有17家成员单位。2013年,昆明市将打假工作正式列入政府目标考核内容。
现场——
市民八成有买“崴货”经历
《昆明市打假宣传手册》受热捧
当日上午,丁大爷带着10多袋食盐匆匆来到“关注质量·合力打假”主题宣传活动现场,找市盐务局的工作人员,想让专业人士帮他看看这些低价买来的食盐到底能不能吃。
“外面超市2.5元一袋,我是1元一袋买的,但是买回家后心里就没底了,一直不敢吃。”对于丁大爷的疑问,盐务局的工作人员表示,单从价格上就大体知道这盐有问题。
这位工作人员提醒,由于制假手段有所提高,仅从包装上很难辨别食盐真假,普通市民最保险的方法就是从大型超市购买。价格低于市场价的多数都有问题,而用工业盐、饲料用盐制造的假冒食盐长期食用会对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在活动现场,记者随机询问了近20位市民,八成都有过购买“崴货”的经历。
“电视上销售的保健品,宣传得很神,可以治很多病,到底能不能相信?”吕江平带着自己的问题咨询了市食药局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耐心解释后,她表示,得到专业解答后,自己今后要有防范意识,不再乱买高价保健品了,有病还是去医院。
打假宣传活动走进社区、贴近居民,这样的形式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尤其《昆明市打假宣传手册》受到市民追捧。岳琼丽是楼栋长,她翻完手册后专门找市打假办工作人员要了十几本,准备带回院子给其他人分发。“我们识别假货的知识太缺乏,有了这本书,今后就有了依据。”
此次活动中,市打假办印制了1万份《昆明市打假宣传手册》,除了活动现场发放,今后还将陆续送入更多的社区。(昆明日报 记者马雪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