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临沧市农业植物检疫宣传月活动系列报道之六红火蚁

28.09.2015  22:15

  红火蚁是我国进境和国内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收录的最具破坏力的入侵生物之一,具有繁殖能力强、扩散快、食性杂、危害大的特点。目前云南省已在6个州、市的12个县发现红火蚁,总发生面积达2.95万亩。我市于2014年首次在临沧师专发现并送检确认,此后相继在凤庆、云县、双江、沧源发现,地点均在绿化带内,同年对调查发现的蚁穴全部采用两段法进行防控。2015年监测过程中又在临翔、云县、沧源等发现新的疫情点,最高时发生面积达1852亩。

  一、红火蚁形态特征

  1.胸腹连接处有2个明显的腹柄结;

  2.腹部有螯针;

  3.唇基明显,两侧有齿1个,唇基内缘中央具三角形小齿1个,唇基部上方着生刚毛1根。

  二、红火蚁田间识别

  1.新建的蚁丘表面土壤颗粒细碎、均匀,成熟蚁巢是以土壤堆成高10-30厘米,直径30-50厘米的蚁丘,内部结构呈蜂窝状,蚁丘明显高出地面;

  2.蚁巢内各种体型蚂蚁同时存在(大工蚁、小工蚁、生殖蚁),工蚁身棕红腹黑,有油亮光泽感;

  3.挖开蚁穴有大量蚂蚁爬出,极具攻击性,一旦接触到人或其他物体,会迅速向上移动,并用大颚叮咬,用螯针刺。

  三、红火蚁危害

  1.危害农作物的根、茎、叶和果实,造成作物毁种;

  2.直接攻击人,造成人体受伤部位剧烈痛痒、皮肤红肿、溃烂或发烧,严重者导致休克或死亡,对农事活动造成严重影响;

  3.咬食牲畜和其他动物,影响畜牧业,破坏生物多样性;

  4.破坏建筑物、电子设备和灌溉系统等设施。

  四、调查与监测

  调查与监测可采用问卷调查、目测调查、诱饵诱集、设立陷阱等。

  五、防控技术

  1.检疫除害:对应施检疫对象用杀虫药浸泡或喷施;

  2.物理防治:沸水灌穴;

  3.化学防治:毒饵法(单个或一定面积撒施)、药液灌巢、粉剂灭巢、两段法;

  六、防治效果评估

  根据红火蚁药效监测调查及评价方法等有关技术规程对防治效果进行跟踪评价,以确定下一步应采取的策略和防治的重点,为了解疫情扑灭情况及进一步措施的采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