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外,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北京京源“第三学期”的云南课程
走出校外,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北京京源“第三学期”的云南课程
北京市京源学校初一学生在云南开展为期8天的“第三学期课程”科学探索和人文考察活动。
新华网云南频道4月5日电(邱丽芳 张绚曦)“没有想到我可以亲手做出一饼属于自己的普洱茶,回家一定泡给爸爸妈妈喝”,“长街宴的气氛超级好,菜也好吃,让我终生难忘”……说起在云南的“特殊课程”,北京市京源学校的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争先恐后地讲述自己的经历和感想,说回家一定要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5日下午,北京市京源学校的100余名初一学生圆满结束了在云南为期8天的“第三学期课程”,在科学探索和人文考察中收获书本外的知识。
据了解,“第三学期课程”是京源学校科学合理统筹节假日、中高考期间、寒暑假时间,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近自然、走入社会、走向世界参与人文和科学探索的活动。
整个活动为期8天,同学们去了云南的禄丰、普洱、西双版纳、玉溪、昆明等地,每个地方都让孩子们眼界大开。
在禄丰的恐龙博物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化石呈现出昔日地球霸主的足迹;在哈尼人家他们不但体验了长街宴,并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街道测绘,搭建哈尼族传统的土掌房;在普洱,同学们走进大山,亲手采茶,了解茶叶背后的植物科学、土壤特点、茶叶活性成分;在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看到了神奇的植物绞杀现象,了解植物共生和寄生现象、植物花青素、植物繁殖与传播机理等;4日晚上,同学们还在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进行天文观测,在天文台专家带领下观测月全食,并参观我国探月工程大型设备射电望远镜。
“平时在学校,只看到孩子们上语文课和班会时候的样子,这次活动作为老师我们能更全面的了解孩子,能够更全面的评估孩子。孩子们的收获也是我们的收获。” 十年前从北京京源学校毕业,目前在京源学院担任班主任和语文老师的孙敬,整个行程他们通过即时通讯工具和家长分享,随着活动的开展,家长由开始的担心变得兴奋。“好多家长刚开始的时候很担心,说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身边,这次一出来就八九天,还走的那么远,能不能照顾好自己,到后来他们在感慨,原来我的孩子可以做那么多事情,那么独立。”
北京京源学院副校长孙清亚表示,第三学期课程活动中,学校组织全校初一、初二、高一、高二等四个年级的学生开展科学探索和人文考察活动,学校开发了到云南、青岛、江西、苏杭、四川等地多条路线,供学生们选择,就是为了让学生走进自然、走进人文、实现无边界学习。
“第三学期课程让学生在探索中增长本领,尝试把知识和能力转化成认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智慧,进一步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孙清亚说,七彩云南给孩子们留下了美好的回忆,也给他们播下了探索和兴趣的种子,真正实现在实践中成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