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父母的面子
一位80后妈妈给我写了一封信,说自己是一位三年级孩子的妈妈,热衷于家庭教育,对孩子教育非常重视,加了很多家长群。她原来一直觉得小学三年级应该以玩为主,但发现孩子班里大多数同学报了各种各样的班,别人家的孩子都各有所长,有的作文拿了奖,有的甚至出了书。她内心开始变得不安,感觉人们都在抢跑,而“我却慢悠悠的”,觉得进退两难,非常焦虑。“担心孩子以后成了一群大树间的一棵小草,如何能够接受到阳光雨露呢?”这种在父母中非常普遍的焦虑,对孩子的成长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爱
有研究者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四类——权威型、放纵型、专制型和忽视型。从孩子的生活满意度、自尊水平和抑郁状况这三个指标来看,在权威型教养方式下,孩子的生活满意度和自尊水平都比较高,抑郁状况较少。另外一个研究把孩子分成四组:正常组、生活条件差组(处境不良,吃饭、营养都跟不上)、被父母忽视组、被父母打骂组。结果发现,后三个组的孩子大脑中杏仁核和海马的体积明显变小,说明孩子早期的生活经历会对大脑产生永久的影响,这种对脑的伤害是不可逆的。
豆瓣网上有个小组叫“父母皆祸害”,出现没几年就迅速聚集了四五万人,希望家长们都去看看他们讨论的内容,会对家庭教育有很多新的思考。家庭本来是人生最温暖的港湾,但是在这个小组里面,家庭却变成这个世界上最没办法原谅的地方:“父母毁掉你心中的东西是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父母更丧心病狂”“中国父母是如何帮助孩子变成剩女的”“从小到大父母爱的根本不是我,而是一个神奇的生物——别人家的孩子”……
中国现在的父母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候都爱自己的孩子,都把孩子的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但为什么孩子却感受不到父母的爱,他们的感受为什么与父母的初衷有那么大的差距,父母爱孩子爱到焦虑的程度,孩子们为什么不买账?
讨论中有一篇文章令我深受触动,他说:“我妈在家里养了几盆植物,她总抱怨别人家的植物都长得可好了,为什么她的不行。直到今天我发现,我其实和那些植物很像——叶子上黄斑、缺损、颜色难看,一身的病。原因是我妈忙起来就忘浇水,有的时候植物都干枯四五天了,她才想起来还没浇水。我发现我的命运和植物简直就是一样的,忙起来就被放置、被忽视、被敷衍。而我爸总出差,回来就出去玩。我和那些植物都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起来的。我妈说她搬家时一个花盆摔碎了,她发现植物根部长满了肥大的不知名的虫子,她说恶心坏了。现在我想,是不是等到我也从根部烂掉之后,她也是相同的感觉呢?”
这个感觉自己“被忽视、被敷衍”的孩子曾经问过妈妈:“你没时间打理它,那你干吗养它?”这其实是值得每个家长去思考的问题,就像很多人把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作为育儿的起点,却不明白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线,不明白父母的言行、教养方式、调节情绪的能力、婚姻质量等,都会对孩子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
很多家长都认可对孩子的爱应该是无条件的,但他们的很多做法却让孩子感觉到爱是有条件的。比如孩子考试考第一名就有奖品,把玩具收拾好爸爸就喜欢,再不去写作业妈妈就不爱你了……我曾经碰到这样一个孩子,有一次考试成绩下来后不大理想,她心里很害怕,回到家把成绩告诉父母时,父母果然表现得十分不高兴。孩子鼓足勇气对妈妈说:“以前我考得好的时候你们对我很好。我没考好,你们就不爱我了。你们真正爱的是我的考试结果,而不是我这个人。”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爱的饥渴症,担心父母会随时收回对他们的爱。孩子会从父母的言行表情判断父母的爱是不是有条件的。
孩子犯了错误,家长可以批评,也可以处罚,但一定要明确地表达,“我批评的是你的不良行为,而不是你这个人”,一定不要把孩子行为的错误扩大和延伸到整个人。惩罚完毕一定要和孩子说明为什么要惩罚他,一定要给孩子一个拥抱,或者说:“爸爸妈妈还是爱你的,但要批评你今天的行为。”这一点尤其重要。
每个孩子都是心理学家,他们本能就知道你的爱是不是由衷的。孩子如何解读父母的爱非常重要,所以父母要让孩子感觉到,无论任何时候他都是被爱的,父母的爱是无条件的。当然,无条件地爱孩子不是溺爱,不是他想要什么都得答应。父母要全然接纳的是孩子这个人,而不是孩子的行为,不是孩子的任何行为都要照单全收。爱孩子,就是明确地告诉成长中的他,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是不对的,帮助他更好地社会化。
什么叫溺爱?溺爱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在家庭大环境下,包办代替、过分注意、轻易满足、大惊小怪、剥夺独立、害怕哭闹、当面袒护都是溺爱,孩子到了学校就会表现为不服从管理、不遵守规则、不喜欢被约束、与同学相处时多争吵、不愿意分享、受挫折时难以接受……错误的家庭教育方法,不但会影响孩子的发展、还会影响家长和学校的教育合作。
有些家长在教育理念上和学校不一致,不仅造成学校的困惑,也会对孩子造成困惑。比如学校要减负,但家长说作业太少不行,擅自给孩子增加家庭作业;学校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家长说不行,“只要好好学习,其他的你都不用管了”;学校鼓励孩子多尝试、多展示,家长会抱怨孩子“什么都不如别人”……弄得孩子无所适从。
很多家庭教育误区,都源于家长觉得孩子是自己的面子,是自己的成绩单。有一个中国和美国的跨文化研究发现,中国的父母比美国的父母更认同“孩子是自己的成绩单”,所以非常在乎孩子是不是听话,是不是按照我的要求去做,是不是实现了我的梦想,能不能考上北大清华……所以会有“孩子是我的”、“我是你爸你妈,你必须听我的”、“将来你就会明白我是对你好”等种种说法,说明我们没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没有把孩子当成孩子,给孩子的爱其实是有条件的。
父母的情绪有杀伤力
情绪是会感染和传递的,坏情绪传递得比好情绪快,父母的焦虑与孩子焦虑成高度正相关。一个美国的家庭研究证明,如果父亲或母亲有焦虑症,孩子患焦虑症的风险是正常孩子的7倍。对于正常人来说负面情绪不可避免,每种情绪的存在都是合理的。有情绪比没有情绪要健康得多,要允许各种情绪存在,主流的情绪应该是愉快、乐观的。
《头脑特工队》是一部非常好的情绪心理学电影,由美国加州大学的两位心理学教授担任学术指导,对家长怎样正确控制和调节情绪以及让孩子怎么注意自己的情绪,都很有帮助。父母表达情绪要有艺术性,比如发脾气前暂时离开孩子一分钟,要让孩子明白你不高兴的缘由,不要无缘无故迁怒于孩子。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可以让孩子感到被爱、被尊重、更自信。北师大在几万个孩子中做的一个大数据调查证明:亲子关系每增加10%,孩子在品德行为、学习成绩、高级认知能力方面的积极行为都会增加。
当孩子进入叛逆期时,父母尤其要学会控制情绪。孩子的青春期很特殊,心理学上称之为“危险期”“狂风暴雨期”,这个时期的孩子非常令人头痛。其实,恰当的叛逆是孩子建立自我同一性、自我探索的过程,对孩子的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叛逆是一个好的开始。怎样能让叛逆既有好的开始,又有好的结束?父母作为孩子最直接的观察和学习对象,一定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对孩子的影响。
孩子天天和父母在一起,他们的学习方式不只是课堂上和语言上的直接学习,也包括观察式学习和模仿式学习。父母是孩子成长的教材,是孩子最大的榜样,我们千万不要像笨鸟那样,生了蛋以后说:“我是笨鸟,你替我飞吧”,把孩子变成自己圆梦的工具。(边玉芳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所长 梁雨菲 绘)
编辑:陈盈盈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