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3学生参加上海中学生结构设计邀请赛 坦言差距大

09.02.2015  17:24

用纸做承重台很伤神

桥梁模型 精工细作

加载测试 昆一中供图

怎样用两张A4纸做成高10厘米以上的承重台?

怎样只用桐木和胶水在规定时间内设计制作一件长1.5米的桥梁结构模型?

这样的设计高中生也能做到。去年5月,昆一中首次收到“同济大学中学生结构设计赛”邀请。毛珂捷、蒲思蓉、朱丹3位当时正在上高二的理科生从100多名学生中脱颖而出,于去年9月赴上海参赛。

昆一中参赛师生坦言,由于缺乏经验,整个过程困难重重。带队老师邓凡认为,云南的比赛过于常规化,希望能多一些这样的比赛和平台,建议省内高校能和中学建立联系,让中学生也多一些这样的锻炼机会。

感言

团队参赛

合作最重要

你能用两张A4纸做成10厘米以上的承重台吗?

这是为选拔学生参加“同济大学中学生结构设计邀请赛”,在昆一中举行的校内实践操作比赛。

令人惊讶的是,几名95后的高二学生做到了,两张薄薄的A4纸,竟变成了在一个半小时内承受15千克砝码未被压垮的作品。

2014年“同济大学中学生结构设计邀请赛”共有来自全国25个省份42所知名高中的126名优秀学子(每队3人)参赛,昆一中是云南唯一一支高中代表队。

比赛设有结构设计、土力学设计、T恤衫吉祥物设计、趣味赛4个部分,昆一中3位学生制作的木质桥梁、砂箱加筋土挡墙等作品出色完成了各项加载测试。

由于云南学生经验的缺乏,代表队未能在此次比赛中获奖,但参赛师生都表示收获良多。

带队老师邓凡告诉晚报记者,“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比赛,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感受到了云南和其他省份之间的巨大差距。

毛珂捷说:“平时学习、考试基本是一个人努力,这次我们3个人组成一个团队,因为一些小事和想法不同有过争吵,后面大家都懂得了互相包容,收获真的很大。

坦言

缺乏经验

困难重重

从5月收到比赛邀请开始,邓凡就带着3位学生开始准备这次比赛。

需要创新的比赛在大学比较常见,对中学生和高中老师相对比较陌生,尤其是云南的学生,省内几乎没有平台可以得到这方面的锻炼。由于没有经验,准备过程可谓困难重重。从寻求理论指导,有了模型草图后怎么加工,到学生实际操作,刚开始真的没有太多思路。

邓凡说:“这样的比赛对高中生的提升是很大的,希望省内高校能和中学之间搭起桥梁,让这样的活动常态化,给中学生多些这方面的锻炼。

矛盾

想充分准备比赛

又担心占用太多学习时间

面临高考压力,中学生参加比赛的时间也是不少家长和老师担心的问题。

几位参赛学生准备比赛时正好高二升高三,据了解,暑

假他们至少有40天都呆在学校,占用了不少学习时间,这也让学校老师有些矛盾。

既想让他们好好准备比赛,又担心投入太多精力影响他们准备高考。

春城晚报 记者 李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