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孟加拉——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马明强访谈录
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马明强。
今年是中国和孟加拉国建交四十周年,日前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中国驻孟加拉国大使马明强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就如何拓展两国多领域合作和交流,实现合作共赢等提出他的建议和设想。
中国日报记者:2015年初,您赴任孟加拉国,在近一年的时间里,您有何感受?
马明强:这一年很忙碌,但是收获很大。我最大的感受是我们对孟加拉国的认识应该进一步提高,包括孟加拉与中国经济的互补性、两国的友好关系提供的机遇等,一句话,我们需要重新认识孟加拉。
孟加拉国家占地面积不大,人口却不少,全国有接近1.7亿人口,是世界上各人口大国(即5000万以上人口国家)中人口密度最高国家。在过去的11年里,孟加拉的GDP平均增长达到6%,而且这个增长并没有消耗过多的资源,都是靠劳动力、生产业支撑推动的。
目前,孟加拉国有三大支柱产业,一个是劳动力出口,800万的劳务出口,每年都会赚回150多亿美元;另一个是纺织业,目前孟加拉是世界上第二大纺织品出口国,紧随中国。由于孟加拉的劳动力成本低廉,未来孟加拉在成衣制造业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预见占有的份量会越来越多。
孟加拉国是世界第一大黄麻出口国,孟加拉国的气候极适于黄麻的生长,产量高,质地优,色泽美观柔软,被誉为“金色纤维”。黄麻曾是孟加拉国的主要创汇产品,虽然产值不高,仅有十几亿美元,但却影响到3千多万人口的生计。
从经济总量看,孟加拉的外汇储备也不错,有260多亿美元,覆盖率低于20%,单还贷信誉很好,所以孟加拉的经济相当稳固,潜力很大。随着全球经济区域格局一体化,孟加拉国的优势会凸显,在商品价格、原材料价格基本透明、市场基本公开的情况下,拼的就是劳动力,所以孟加拉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日报记者:一直以来,我们以为孟加拉国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您认为制约孟加拉国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
马明强:孟加拉国的经济基本面是好的。但是它也有很多的制约,首先是交通基础设施差,交通成了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第二大制约因素是能源,孟加拉电力严重不足,经常停电。以前全国主要是天然气发电,26个天然气田,21个已经枯竭,本身就不够,所以孟加拉国对于能源的需求大,下一步需要建设很多的火力发电厂,目前很快就要开建一个由俄罗斯承建的核电站。能源短缺是制约孟加拉国经济发展的很大因素。
第三是人力资源问题,孟加拉劳动力非常丰富,但多数属于低端劳动力,目前急需技术型劳动力。
中国日报记者: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那您认为中国和孟加拉在哪些领域可以加强合作与交流?
马明强:“一带一路”战略惠及中国及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从口岸需求讲,孟加拉是我们“一带一路”三个重要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多年来,中国政府一直积极参与孟加拉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孟加拉国修建中孟友谊会议中心和七座友谊桥,这些基础设施为当地民众的生活带来便利,成为两国友谊的有力见证。同时,工程承包和投资项目为孟加拉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其次,孟加拉是中国产能合作的最佳目的地。中孟两国关系非常好,两国领导人也不断见面,习近平主席也提出愿意和孟加拉开展几大领域的合作,其中包括电力交通方面的基础设施合作、产能合作、农业合作等,这为双方合作指导了方向,下一步就是落实问题。
孟加拉非常重视与中国的关系,哈西娜总理曾说中国是久经考验的合作伙伴。中孟友好关系在孟加拉有非常好的民意基础,有非常好的政治保障,有实打实的合作支撑,两国在教育、贸易、投资、医疗、通信、安全等方方面面都有合作。
最近,孟加拉国政府要兴建100个工业园区。其中中国在吉大港有一个工业园区,要建中国经济工业园区,土地已经就绪,现在招商引资,中国企业表现非常积极。中国有一些企业也在和一些机构进行合作一同开发工业园区,例如东方纺织和孟加拉成衣制造商协会在离达卡不远的地方合作建设一个纺织工业园区,主要是制造成衣,这个投资很大,有20多亿美元,(建成后)能提供20万-25万就业机会。还有一些民营投资,发展非常好。孟加拉给出了很多的优惠条件。随着对孟加拉国认识的增加,越来越多中国企业来孟加拉国,利用它得天独厚的条件,也希望这些发展有利于孟加拉国经济发展。
孟加拉的经济还比较落后,目前还在起步阶段。中国的发展经验对孟加拉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西方的成功经验我们只能通过书本来了解,但中国的发展在过去30年取得成功的,是我们眼见为实的东西,所以这个经验对孟加拉来说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一直在讲,中国的成功经验可能是最适合孟加拉国的。我们两个国家都拥有庞大的人口,几乎是从同样的起点起步。中国开始起步的时候人均GDP224美元,世界倒数第二,孟加拉现在的人均GDP为100多美元;中国起步时还很封闭,现在孟加拉却比较开放,这样看下来,孟加拉的起步条件其实比我们好。
经贸合作是中孟更加紧密的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已成为孟加拉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的产能、技术、资金,甚至市场都可以跟孟加拉共享,中国可以为孟加拉国提供更广大的市场,当然孟加拉也可以为中国产品提供很好的市场。此外,中国的很多科技技术都非常适合孟加拉,我们可以帮助孟加拉进行一些技术改造。小到一次性剃须刀的生产销售,大到孟加拉国的黄麻产业,我们都可以参与进来。我们掌握着黄麻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可以帮助孟加拉进行技术改造,提升产业附加值。
经贸是两国关系的亮点,根据我们的统计,去年经贸到达了125亿,中国成了孟加拉最大的贸易伙伴,孟加拉成了中国在南亚的第三大的贸易伙伴。这个数字拥有20%的速度增长,从08年以后,没有几个地区能超过10%,这是两国关系的一个亮点。下一步是工业园区的推动,随着我们对孟加拉的重视和了解,越来越多的企业来孟投资,我相信很快将会成为一个迅猛发展的点。
中国日报记者:云南省由于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您认为云南省和孟加拉合作优势在哪里?
马明强: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云南省发展规划来看,南亚都占据重要位置。与其他省市相比,云南与孟加拉国地理位置很近,从昆明直飞仅需2个小时,甚至比飞国内北部城市所花时间还短,具备独特的区位优势。
文化交流也是‘一带一路’建设中的重要一项。云南省和孟加拉的文化交流活动比较多,前不久云南省文化厅派出的艺术团体在孟加拉国进行访问演出受到热烈欢迎,演出取得巨大成功。利用文化交流作为进一步深入旅游合作的敲门砖,这对双方都是双赢的好事。
其次,孟加拉旅游市场目前整体较落后和原始,但孟方也很有意向发展这领域,希望云南企业能利用自身旅游资源的丰富和发展的优势,来开展一些合作,帮助孟加拉共同发展。
第三是双方可以加强农业方面的合作。孟加拉有非常好的水果,尤其是芒果的味道特别好,但是水果处理技术不过关,一个月吃不了就腐烂了,价钱就太便宜。此外,孟加拉土地非常肥沃,水资源也丰富,杂交水稻技术却相对落后。而云南农业大学的水稻亩产保持着世界纪录,我一直在推动云南农业大学及厦门大学与孟加拉国农业方面的合作。
此外,孟加拉水产大量出口中国,昆明和达卡的直航开通后,不靠海的云南开始进口孟加拉水产。云南鲜花多,孟加拉也从云南进口很多的鲜花,更多的贸易往来增加了两地的相互理解,密切了两地的关系。
我们会把云南作为和孟加拉合作的一个重要省份,力争推动云南和孟加拉的合作上一个新台阶。(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