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之父”云南师大主讲《中国的探月梦》
欧阳自远被云南师范大学聘请为该校客座教授。
云南网讯(记者 自建丽)“中国应该走入空间时代,虽然很困难,但是应该走下去。”6月11日,中国著名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有“嫦娥之父”美誉的欧阳自远院士作为“西南联大讲坛”第二十讲的主讲嘉宾,为该校师生做了一场主题为《中国的探月梦》讲座。
“45亿年前的一次撞击,月球脱离母体地球,从此如影随形。未来45亿年后,地球将‘死亡’变成一个巨大的石头球。然而我们至今不是依靠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存活,只要有太阳,它将为我们提供穿越亘古的能量。科学家们相信,45亿年后的人类可以解决地球将面临的考验。” “45亿年前的一天和今天的‘一天’一样吗?不一样。45亿年前的一天只有6小时,一年有1480天。时间究竟变多了,还是变少了……”
两个半小时的演讲,欧阳自远为广大师生揭开了月球真实的面纱,他从月球的起源,人类为什么要登陆月球等方面展开精彩的演讲,引得台下阵阵掌声。
他通过讲述人类探测月球的历程与成果,以及美国对“阿波罗”工程的巨大投入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向我们揭示了中国人为什么要坚定不移投入到“探月工程”的原因。
他告诫当代学子:“一定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主创新,要为中国走的更远,飞得更高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链接:
欧阳自远简介
欧阳自远,1935年出生于江西。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和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我国陨石学与天体化学领域的开创者。
1956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矿床学研究生毕业。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兼任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12所高校客座教授,天津理工大学和贵州大学名誉校长。
1964-1978年,负责我国地下核试验选场、爆炸过程模拟、防止地下水污染与综合地质效应研究,两次爆后均验证成功,为我国地下核试验的成功实施作出了重大贡献。
近25年来,主要从事中国月球探测与太阳系探测(包括火星、金星、太阳、小行星、木星与木卫二、行星际空间)的近期目标与长远规划的制订,设计我国首次月球探测的科学目标和第二、三期月球探测的方案与科学目标,是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的首席科学家,现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领导小组高级顾问。
欧阳院士长期从事陨石学、月球科学、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58年,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50余篇,专著16部,主编著作20部。先后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与重大成果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防科工委个人突出贡献奖及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多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