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娘子”张平宜:为麻风病康复村孩子奔走的十年

23.12.2014  22:17

    过去十年,被称为“台湾娘子”的张平宜,一直在为麻风病康复村的孩子到处奔走。1999年,台湾女记者张平宜在四川、云南的一次采访,让她偶然间闯入了麻风病康复村。如今,医疗的进步已让麻风病渐渐变成历史。但这场跨越海峡的“爱的长征”远远没有结束。近日,在结束了新书《》的全国宣传,举办本年度最后一场读书分享会之前,张平宜在成都接受了华西都市报的专访。

     谈新书

    主动释出关怀触碰“隐形人群

    或许是记者出身的缘故,张平宜对文字的原创性有着近乎执着的坚持。她说,新书是她想自己动笔,为社会呈现一个真实的张平宜。同时也想跟大家分享一个公益组织的十年成长经历。这次的简体版内容增加了5万多字,还有一个10年手记。

    “》,是想传达一个触碰的概念。" >内地版取名《》,是想传达一个触碰的概念。”张平宜说,麻风病过去是不可碰触的一群人。她是一般的社会人,去触碰他们的世界,双方因触碰而有所认识和了解。

    过去十多年,张平宜一直在身体力行这种触碰的概念,把自己当做正常世界和麻风病人之间的桥梁。她四处奔走,让麻风病康复村的情况被大家知晓。她用在台湾写文章、演讲、卖书的钱及募得的善款,建立起明亮宽敞的教学楼……如今,已先后有200多名学生从这里毕业,走出大山,走向社会。有些人因为她,命运得到了改变。其中就包括她的助手,一个叫李一扬的23岁小伙子,“我跟他讲,有机会要走出中国,看看世界,那才叫人生,才叫生活。

     谈孩子

    “我最遗憾不是他们的亲生父母

    在2011年前,张平宜的生活被切割成两半,一半在台湾,一半在麻风病康复村。当选为201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后,她的生活被切割得更加零碎了。除了往来两地外,还要分出一些时间参加社会活动,去麻风村的频率没有以前那么勤了。但每次“张阿姨”来了,孩子们的亲切,雀跃,就像昨天刚刚分别的家人一般,这让张平宜觉得很“窝心”。

    当然,孩子们也经常让她痛苦。“最大的困难是无法说服他们的父母。”按张平宜的设想,麻风村的孩子也可以像正常孩子那样,读书,念大学,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为了让辍学打工的孩子有一技之长,张平宜在青岛开办了名为“希望之翼”的培训中心。孩子们白天到张平宜的弟弟在青岛开办的工厂打工,晚上到培训中心上学,过着半工半读的生活。李一扬曾在这里度过三年,他表示:一开始很累,后来适应了,就觉得很充实,“很好玩,跟上大学差不多。

    即便如此,张平宜还是坦承:作为师长,人们总是以培养了多少大学生,多少人进清华进北大而津津乐道。所以从教育的角度,“我毫无成就”。

    在四川一所由她创办的学校里,目前有在校学生500名。由于离家远,近一半学生住校,整日吃喝拉撒都在学校,张平宜对住校学生的感情尤深。“就像自己养孩子,有感情了,当然就有期待。”张平宜说,孔子“因材施教”,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读书的料,也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成龙成凤,“但看到适合读书的孩子放弃了,真是‘捶心肝啊’。”为此,她曾试图去说服家长,没用。“我对他的那份期望,对抗不了父母对他们的牵制。”最后她说自己想通了,一切都是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命运。“要是我是他们的亲生父母就好了。

     谈未来

    或将转向经验分享的道路

    张平宜说,麻风病在台湾地区那么多年,一直在她的记者生涯快要结束时,才接触到这部分群体。从记录事件的人,进入事件本身,变成了参与者……这一切都是命运的指引。10年前走进来时,自己的角色是让这群孩被外界看见;未来十年,她希望通过麻风病人不再受特别对待,他们的下一代可以过上正常生活。

    张平宜早已把希望学校当成了第二个家,孩子们就是她的家人。和他们在一起,她说自己经历过痛苦,也收获了喜悦。她说,在这里,她不是来做公益的,更像是来这里生活的。(华西都市报记者张想玲 吴小川)

     人物名片

    张平宜 毕业于台湾师范大学社教系,曾任《时报周刊》、《中国时报》记者及撰述委员,2000年离开新闻界,协助成立中国麻风服务协会,投入两岸麻风救援义工工作。2011年7月,获民政部“中华慈善奖”最具爱心行动楷模称号;2012年2月,获评央视“2011感动中国人物”。讲述其10年经历的书《》今年初在内地发行简体版。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