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两会]政协委员建议“十三五”发力建设海绵城市
云南网讯(记者张成罗浩赵岗黎鸿凯)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2016年云南两会上,政协委员郭开堂建议,在“十三五”期间云南应发力建设海绵城市,推进城市绿色发展。
郭开堂在提案中表示,我省是缺水型的高原省区,在城镇化建设中尤其要注重护水、节水。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城市是我国各类要素资源和经济社会活动最集中的地方,城市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推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有效化解各种"城市病刀,科学谋划城市。
目前,我省海绵城市建设试点项目中,已完成初步设计概算的项目3个分别为玉溪大河防洪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城市干道人行道透水铺装改造工程、新建城市道路的人行道透水铺装建设工程。已完成招投标的项目1个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已开工项目2个分别为玉溪市中心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东风水库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东近面山径流缓冲区生态涵养工程。玉溪市在地下管网改造、玉溪大河建设、中心城区数个生态公园建设等一批重大项目中,大量使用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走在了全省前列。
但同时提案中也提到,当前推进海绵城市建设还存在众多突出的问题,首先是对海绵城市建设上存在认识不足的情况,其次是对海绵城市建设规划生态要素重视不够,城市规划中重空间布局轻生态要素,规划控制性指标多,生态控制的指标少。另外,对海绵城市建设政策支撑不足。海绵城市建设的受益者是大众,建设主体得到的直接收益很少,要认真研究出台可持续的投入产出政策。
针对这些问题提案建议,提高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认识和研究。海绵城市既可解决我们的生态城市建设问题,也是我们现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的需求。“资金投向雨水绿色源头减排调蓄设施,可减少对地下灰色管网排放系统的需求和建设资金压力。在棚改、城乡危改、旧城改造时按海绵城市要求与景观、跟园林的设计进行结合,可提高城市的品质和价值。”提案表示,海绵城市也成为玉溪实施生态立市战略,申报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提案建议将建设海绵城市纳入“十三五”规划。做好全局战略规划,从法律体系、财税政策、管理机制、技术与产业体系、人才培养、公众参与等环节综合考虑实施,科学规划,技术与产业体系、人才培养、公众参与等环节综合考虑实施,合理建设排蓄工程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