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言:让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项目成为致富"摇篮"
近日,市政协组织市县两级政协委员对晋宁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项目进行视察,并与项目业主单位及晋宁县相关部门座谈。委员对项目规划、建设中的成绩和取的经验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建议,把项目打造成促进发展、惠及当地群众以及广大游客喜爱的文化旅游精品项目,特别是要让项目成为失地农民致富的“摇篮”。
政协委员、专家围绕项目建设推进工作提出了许多针对、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大家认为古滇文化旅游名城项目是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云南旅游转型升级的具体行动。项目推进过程中,在规划建设、民生保障、生态保护方面都形成了一套较好的做法。但是,项目要建设成云南省举足轻重的景点,还应在规划建设和未来的运营和发展方面继续改进。
对于项目发展如何更好地与群众利益相结合、更好地改善民生,委员们认为,要注重“古滇文化”这个文化品牌与当地人、财、物的结合发展,把维护失地农民利益、提高当地生活水平、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滇池保护治理有机结合起来。大家尤其关注失地农民的后续生存保障问题。周忻委员建议,应尽量让景区与当地百姓“同呼吸、共命运”,例如每户失地农民都有一人成为景区景点的员工,让失地农民真正感受到这是自己的景区,是致富的“摇篮”,自己是项目的参与者。杨勋章谈到,可以引导百姓以合作社的方式参与项目,形成“一家人、一条心”的氛围。陈增会委员也建议,项目运营时可探索让农民以产权入股等方式参与产业。
项目中的文化元素,也是委员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委员建议,要借鉴国内外旅游文化项目的管理运营经验,突出文化旅游,以文化为魂,明确古滇文化主导,用产业化的思路对古滇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商品开发。田建委员说,目前云南省没有一个反应滇文化全貌的博物馆,项目中的古滇博物馆将弥补这一空白,建议古滇博物馆建成后应丰富展览形式,除了固定陈列,还要有临时展览。
钱春萍建议,项目不仅要关注古滇文化、郑和文化,还要关注生态文化中的渔猎文化、农耕文化,项目中应多设置一些互动性、体验性的农耕渔猎活动,开辟农耕文化、渔猎文化的展示区。此外,还可挖掘晋宁以磷矿为基础的工业文化。对此,周忻委员也认为,要适应旅游者消费需求的转变,增强项目的体验性、互动性,让游客“来了还想来”。
委员们还建议,要在项目的产业布局上深入研究,可借鉴国内外经验,用产业化的思路对古滇文化资源进行有效的商品开发;突出休闲养生、体育健身、休闲观光、娱乐嘉年华等多种文化业态项目,防止旅游项目单一,形成不同项目集聚,迎合不同消费需求,形成旅游消费聚集;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要注重项目的建设和今后运营管理的统一;要加强资金运作和融资,确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此外,还应重视对国立艺专的保护;在项目中吸纳郑和文化元素;利用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提前对项目内部的道路进行命名等。(昆明日报 记者马雪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