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改委三季度集中批复铁路机场等项目
当前,房地产投资持续低迷,政府正将稳增长目标寄希望于铁路、机场、农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11月5日,国家发改委一天之内公布了7条铁路项目的批复信息,包括6个可行性研究报告和1个项目建议书。在上个月,发改委则在一周的时间内公布了11个基础设施项目批复信息,包括6条铁路和5个机场。
从公开信息来看,这7条铁路投资金额共计1998.6亿元,批复时间集中在9月底。此前公布的11个项目的总投资额大约为2459亿元,批复时间集中在8月初到9月底之间。这些项目的建设周期多在3至5年。
5日公布的铁路项目包括和顺至邢台(小康庄)、衢州至宁德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铁路、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二线工程、连云港至镇江铁路、南昌至赣州铁路客运专线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投资金额分别为66.4亿元、304.85亿元、376.4亿元、98.83亿元、464.62亿元、532.5亿元;祥云至临沧铁路的项目建议书,投资金额为155亿元。
这些项目多为计划内项目,但三季度后,发改委明显加快了批复进度以便于工程推进。
尽管从往年情况来看,铁路建设和投资进程历来有上半年稍微迟缓、下半年步伐加快的规律,但从近期相关部门表态及基建项目推出的密集度看,政府通过基建投资对冲房地产市场下滑的思路日趋明显。
不久前,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在例行发布会上称,国家发改委、水利部、财政部在9月和10月先后联合召开视频会议,就加快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具体安排。相关部门正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快投资计划资金下达进度,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发改委投资司副司长张明伦透露,目前在建工程的总投资规模约6000亿元左右。
李朴民表示,重大水利工程投资和一些其他重大项目都是为了增加整个社会有效投资的规模。水利和农业之外,还会有其他一些行业重大工程项目将陆续推出。随着政策效应的逐步显现,预计今后几个月投资增速回落的幅度将会有所收窄。
三季度中国经济表现黯淡,7.3%的GDP增速为2009年一季度以来最低。从投资数据来看,1-9月固定资产投资回落至16.1%,低于全年目标1.4个百分点,创2002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投资三大项中,房地产投资、制造业投资持续下滑,只有基建投资相对要好一些。
对于四季度经济表现,目前多家机构的看法也并不乐观,普遍预期政府应继续放松政策稳增长。
中信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诸建芳称,在短期经济承压的背景下,通过加大结构领域的基建投资稳增长的政策路径已经非常明确。他认为,在经济低位运行的背景下,预期后续基建领域的项目还将陆续放出。
刚参加完李克强主持的经济形势座谈会的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之一是增加公共服务投资,比如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等,目前看,有关部门还会加大投资力度。
不过,即使资金到位,基建投资能在多大程度上弥补房地产投资的下滑,存在疑问。花旗集团中国区投资研究与分析部主管沈明高就认为,房地产投资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之深,使其对经济的拉动效应难以被基建投资所取代。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也表示,仅依靠基建稳投资显然是不够的,房地产对经济的负面效应仍在持续。■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