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云南小区都没有围墙 会怎么样?

27.02.2016  20:18

  最近几天,关于“拆围墙”的争论在网上愈演愈烈。起因是中央公布文件提出“新建住宅要推广街区制,原则上不再建设封闭住宅小区,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这句话引发了民众对“拆围墙”后来带的安全、噪音、物权等方面的担忧。今日凌晨,住建部又发表回应称“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拆围墙”。

  这件事情在云南同样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不少网友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担忧。事实上在昆明早就已经有不少没有围墙开放式小区,那么这些小区的现状怎样?云南网友们又最关心“街区制”的哪些焦点?我们一起来看看。

  昆明的开放小区现状

  在昆明,已经有不少开放式小区,比如棕树营小区、白马小区、丰宁小区等。但对于开放式小区,市民们都有不同的看法,有网友甚至找出了昆明各小区的出警排行榜。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作为开放式小区的丰宁小区的警情总数排行第一,这不得不让人对同样没有围墙的“街区制”的安全性产生了怀疑。

  除了安全性外,开放式小区还存在以下问题:

  1

  堵

  丰宁小区内有个小型露天停车场,停车场内已经停满了车辆。看守车辆的师傅说,小区业主的车辆原本就多,而时常有很多外来车辆停放在停车场内,使得很多业主不得不把车辆停放在丰宁路边或者单元楼下的过道上。

  2

  脏

  整条丰宁路上,纸屑、袋子、饮料瓶等垃圾随处可见,绿化带内也有很多垃圾。一正打扫卫生的一名环卫工说,小区内每天的垃圾量都很大,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业主不爱护环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来小区内购物或吃饭的外来人员多。

  3

  杂

  小区道路开放后,社会车辆多起来,实际上是在发挥公共道路的功能,但管理上还是由小区物管在负责,交警很难插足,因此这些道路大多没有交通信号灯,占道停车现象严重,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公共交通功能的发挥。

  云南网友的担忧

  面对开放式小区的种种缺陷,云南的网友们也产生了如下的担忧:

  安全性:封闭式小区,进大门,刷卡,进单元门,也要刷卡。这两层门一是能够阻拦一些小偷进入小区行窃,二是能让小区保安更容易发现可疑分子。有这两层门,小区居民住的更放心。若小区开放,任何人、任何车都可以进入小区,居民少了一道大门的保护,保安也不容易及时发现小偷等可疑人等。总之,我们居民觉得不那么安全放心了。

  噪音:不沿街的房子噪音小,居民们挑选房子的时候也尽量选这样的房子。但是一旦打开小区,每一栋楼房都变成了沿街的房子,汽车在楼底下呼啸而过,以后得有多少人晚上失眠了?

  身体健康:我们现在打开窗户,看到的是小孩子的追逃打闹,是老头儿老太太们欢快的舞蹈,鼻中嗅着的是青草味儿和花香。而开放小区后,我们就只能看见汽车和汽车驶过后的扬尘,闻到的也只有汽车尾气了,有害人们的身体健康。

  生活品质:现在我们可以在小区的院子里溜溜狗,左邻右舍可以聊聊天,小孩子可以玩玩闹闹。这是生活空间,不是必须得有,但是有了它,我们的生活品质就提高了,心情也更愉悦了。打开小区之后,没有地方聊天,没有地方跳广场舞,为了孩子的安全着想,也不能放他们出去玩了。虽说,《意见》中还指出城市公园原则上要向居民免费开放,但是难道为了吃完晚饭遛个弯,还得打车去公园?这项惠民政策暂时没法优惠到每个人身上。

  网友观点:

  也有网友力挺“街区制

  分流到“小胡同”:打开封闭小区后,就有很多“小胡同”可穿了。想象一下,现在你上班,只有一条大路,虽然这条路非常宽,但架不住车多,每天都是堵堵堵。多了几条小道后,你就有了很多选择,不必走大路。一条路上的车分流道几条路上,以后上班就不用堵了。

  停车位增多:现在有很多小区实行无车式小区管理,小区车库里没有车位的住户,有时只能将车停在小区附近的路边,这样很容易造成交通拥堵。打开小区后,一些住户就可以把车停到家门口,既不用成天担心爱车,也不会影响交通了。

  居民安全问题不会受到影响,甚至还会更安全:打开小区后,只要道路监控跟的上,居民安全一样可以保证,甚至还会更有效。

  网友观点:

  住建部及专家们的回应

  面对网友的质疑和担忧,住建部和相关专家又有怎样的回应呢:

  住建部:一是要认真全面理解好“逐步”两个字。“逐步”就是要有计划,要有轻重缓急,并不是“一刀切”,也不是“一哄而起”,更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拆围墙”。二是《若干意见》对这项工作提出了方向性、指导性的要求,具体实施中还要制定细则,特别是各省、各城市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办法。在制定办法过程中,肯定要听取市民意见。三是要实施逐步打开封闭小区和单位大院的城市,都会考虑到各种实际情况,考虑到各种利益关系,依法依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和居民的诉求,切实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封闭小区是农耕文明的理念,一个个楼盘是一个个“独立王国”,公共服务设施不共享。但是,现代城市是开放的,以公共活动、公共空间作为特征。对于已经建成的住宅小区,首先实行行人穿行,然后是自行车穿行,当然,管理也必须跟上。大院情况下,物业管大门,当城市开放的时候是管大楼,每栋楼安全了,街道就可以开放了。

  昆明市物业管理协会秘书长唐晓林:改变总是痛苦的,这与我们的传统观念确实存在一定分歧,但是不代表不好,未来的城市规划一定会向街区制转型,这种改变只是时间问题。相比封闭式的庭院小区,开放式小区的物业管理难度和运营成本普遍会增加。新形势下,物业从业人员更应在管理的技术手段、方式方法上予以提升改进,而智慧社区的建设就为开放式小区提供了很多硬件支持。

  其实,“打开”是为了缓解交通拥堵这个公共利益,而为公共利益服务,本身就是现代社会里政府存在的意义所在。所以,无论从经济性、公平性还是政治伦理的角度讲,占据过多公共空间加剧拥堵的政府机构,的确是应该更早“拆墙破院”的。

  他山之石

  在西方,尽管很多政府大楼内部有严密的安保设施,但并不占用大量本可用于公共用途的道路空间。

  韩国的居民小区,基本上全部都是开放型的,没有围墙、栅栏之类,更没有什么铁丝网之类的。一般的小区和小区之间的分界线,都会用那种矮的常青树,或者是一条条马路就可以作为分界线了。但是小区的管理十分有秩序、而且管理比较严格。一般大一点的小区要分几个更小的小小区,比如说本人住的那个小区,他就分一区二区、三区一直到五区,每个区顶多几栋楼,而且几个小区都设有小区管理事务所,每个小小区都设有所谓的警备室。

  在俄罗斯,住宅小区同样大多以开放式为主。《全球华语广播网》俄罗斯观察员张舜衡说,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虽然目的和理由不同,但俄罗斯人一直希望住在开放式的住宅区内。临街而居,成了俄罗斯民众最舒适、又最快速融入城市的生活方式。面对社会的动荡,治安的相对不稳定,居民小区最普遍的做法,是增加摄像头的总体数据及在重点区域的密度。相反,选择封闭式小区的业主,大多是及时注重隐私和安全的富裕或者权贵阶层。因此,俄罗斯封闭式小区,天然成了小众业主的选择。

  英国的社区相对开放,在社区建设方面,政府是强有力的推动者。社区是人们的主要栖息地,也是各种利益交织、各种社会矛盾汇聚的场所。也是实践社会管理服务目标的主要载体。英国是社区建设的发源地,因此也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社区建设经验。而英国的社区并不是封闭性的,而是相对来说非常开放,英国的早期社区建设带有较强的自发性。所以社区在社会问题和社会挑战中的作用日益提升。政府也越来越重视社区建设。

  结语

  “街区制”确实引发不少民众对小区安全、噪音以及物权等方面的担忧,但是以拥堵为代表的“城市病”同样让人烦恼。所以在抱怨新生事物时我们不妨不妨也多思考一些,街区制的推广不但能缓解交通拥堵,还能带来的更多公共空间。但同时我们也的提醒相关部门,推广街区制不能一蹴而就,在制定具体规划时,必须注意完善相关法律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

  (综合人民日报、都市时报、黑龙江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