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委发文奶协牵线乳企让步 奶农诉苦奶价常被打压
大半年来原奶价格连跌,使得国内奶业元气大伤。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因为收奶纠纷,河北、山东等地发生奶农杀牛倒奶,甚至以奶喂猪事件。
农业部网站昨日 (1月8日)信息显示,农业部7日下发紧急通知,指出奶农“卖奶难”的原因在于“近期一些乳品加工企业停收限收生鲜乳”,要求各地组织加工企业保证生鲜乳收购、加大奶业政策扶持。农业部督导组也已奔赴河北、山东和山西等地。
记者注意到,在农业部发布紧急通知的同时,已有地方奶业协会联系乳品企业和奶农,对奶价等进行协商。根据上海奶业信息网昨日的消息,在上海奶业协会的协调下,奶农代表和光明乳业(600597,SH)奶源部就2015年上半年的生鲜乳基础价达成协议。
据农业部监测数据显示,自2011年开始,国内北方主产区生鲜乳价格总体进入上涨区间。2011年1月第一周,北方10省份主产区生鲜乳平均价格约为3.16元/公斤;2012年1月,主产区生鲜乳均价为3.28元/公斤;2013年1月为3.40元/公斤,2014年2月均价最高涨到4.27元/公斤。但此后价格直转而下,到2014年最后一天平均价格3.75元/公斤,较前一周下降0.5%,同比下降9.9%。
在上海牛奶集团副总经理唐新仁看来,生鲜乳产业发生的问题在于“牛”与“奶”的分离和脱节。
“在中国的牛奶生产经营体制中,牛与奶的生产是分离的——奶农养牛,牛奶加工厂多数只收奶而不养牛,牛奶的生产与加工被分割成两个利益群体。而在国外,多是奶农发起组织牛奶的加工厂。”唐新仁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牛奶业与奶牛业在产业链条上各据一端,这导致占据市场优势的牛奶业比奶牛业更有话语权。
此前在农业部举办的乳业联合联盟联营会议上,一位乳业人士这样描述生产者的烦恼:“牛奶生产者最近几年可以说是波澜起伏,有时生不如死,经常遇到收购方联手打压奶价的事情,他们通过设置严苛的收购门槛划定牛奶价格级别,明里提级暗里压价,手段种种。我们牛奶产得多了,刀就立刻向我们割来。”
实际上,在奶农苦苦支撑的2014年,却是多家乳业巨头的风光之年。这一年里,他们先后宣布要进军海外、投资海外牧场、寻求海外奶源。这是奶农艰辛与乳企风光并存的一年。
还原奶大行其道
在原奶价格连续下跌的情况下,不少地区的奶农严重亏损。上海市奶业网信息显示,自2014年12月以来,华北、山东地区的奶农不断反映,近期在收购生鲜乳时,有企业不履行合同,随意压价,限收生鲜乳。奶农只好将剩余的生鲜乳以远低于成本的价格寻找出路甚至倒奶、杀牛。
乳业专家王丁棉告诉记者,目前行业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即去年很多地方都在争夺奶源,但后来却出现了杀牛倒奶。牛减少的同时奶价却还在下降,原因是国内很多大企业减少使用国产原奶。
乳业专家宋亮则表示,原奶价格一路走低,背后是国际市场供应增加。国内乳品企业大量使用进口奶还原生产,产品结构问题导致国内原奶价格大幅下降。
“必须承认,新西兰、澳大利亚这些地方的生鲜乳生产的确是成本更低、品质更优。但是海外运来的乳品,多以奶粉形式进入。”一位业内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超高温灭菌乳,也就是市面常见的利乐包装乳,多以奶粉还原而成,从营养留存程度来说,还原奶的这种加工方式不如巴氏奶。但是由于其常温可保存、易运输,在过去十余年间超高温灭菌乳已经占领了市场高地。而巴氏奶的原料则是生鲜乳,在巴氏奶市场萎缩的情况下,国内奶农生产的生鲜乳成本不占优势,自然会被市场淘汰”。
“当前市场和消费者对‘还原奶’和‘巴氏奶’的认识还不充分,乳品厂不收我们产的牛奶,还可以使用进口乳粉生产还原奶,照样挤占传统奶市场,而且这种生产方式的成本极为低廉。”上述乳业人士表示。
福建长富乳业总经理蔡永辉认为,中国乳品的产品结构对养牛人的伤害非常大。由于很多乳品厂的产品结构以还原奶为主,当奶粉价格下降时,乳品厂肯定不会用鲜奶,此时第一个被舍弃的就是养牛人。
农业部加大救助扶持力度
农业部数据显示,2014年1~11月,我国奶粉进口100.2万吨,同比增34.8%。洋奶来势汹汹,更压缩了国内奶农的生存空间。
在此背景下,农业部昨日(1月8日)下发《关于协调处理卖奶难稳定奶业生产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千方百计组织协调加工企业保证生鲜乳收购。密切监测生鲜乳销售形势,通过各种形势督促乳品企业履行收购合同。切实加大奶业政策扶持和生产救助力度,抓紧落实奶农良种补贴、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等已有的扶持政策,保护奶农养殖积极性。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出台奶粉收储补贴、救助奶农补贴、信贷金融支持等方法,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奶农渡过难关,切实把损失降到最低。
通知还要求各地密切关注生鲜奶生产、收购情况,实行奶业生产周报制度。近期,农业部已派出督导组,赴河北、山东、山西等奶业主产省检查指导解决“卖奶难”问题。
对此,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现在已经不是行政命令指挥市场的时代了,所以部里通知只能是建议的形式,生鲜乳到底走向何方,终归是市场决定的”。
光明乳业与奶农达成协议
地方上,已经有奶农和乳品企业开始了价格协商对话。根据上海奶业信息网的消息,上海奶农代表和光明乳业奶源部,在上海奶业行业协会搭建的 《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平台上,进行了四次协商对话。
“上海奶农充分考虑到光明乳业面临的困难和市场压力,也几次作出了让步与牺牲,上海的奶农愿同光明乳业同舟共济渡过2015年的‘寒冬’。”上海市奶业协会方面表示。
一份名为《关于2015年上半年生鲜乳收购价格的通知》文件显示,按照上海市生鲜乳价格协商机制的规定,经由市奶农代表与乳品企业的多次协商,鉴于当年全国生鲜乳价格形势,双方都作出让步,生鲜乳收购基础价格为4.07元/千克。结算时间自2015年1月1日起至6月30日止。记者注意到,上海市的这个基础价比目前北方市场的价格稍高一些。此外,光明乳业公布了2015年上半年牧场分级奖励规则,成乳牛规模或年生鲜乳交售量分为四个等级进行分级奖励政策,规模越大的牧场奖励越多:A等级的 “501头以上或4000吨以上”,每公斤奖励0.12元,而D等级的100头以下或800吨以下,每公斤奖励0.03元。
王丁棉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光明乳业也作出了一定的牺牲和让步。“目前这个价格,对光明来讲,比用进口的奶粉还原贵一些。”王丁棉说,“传统上,上海市会制定一个统一价,其他省市可能不会大面积效仿。但是农业部出紧急通知之后,各地的动作可能会加紧一些。”
在业内人士看来,光明乳业的这种做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有利于稳定奶源。去年光明食品集团总裁曹树民向媒体透露,光明乳业对奶源需求较大,目前光明乳业奶源主要由自建牧场以及上海牛奶集团供应,然而,两家提供的所有原奶只占光明乳业需求量的三成,还有七成的缺口需要到市场上去采购奶源。
近年来,光明乳业也在发力自建奶源,并引入了战略投资者。去年光明集团宣布将投资62亿元扩建奶源,扩建成的奶源将主要供应光明乳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