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来明:“十三五”大陆将积极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
以下为发言全文:
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上午好!
非常高兴来香港参加第六届“两岸及香港《经济日报》财经高峰论坛”。论坛以“‘十三五’规划与两岸及香港经济新里程”为主题展开研讨,对深化关于中国发展前景及内地和香港、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的认识,很有助益。我想就中国“十三五”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谈几点认识,供大家参考。
第一点认识,“十三五”时期是中国发展的新起点。纵观新中国60多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就是一幅不断在新的起点上向前迈进的历史画卷,从一穷二白到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一路走过来,发展到今天这个水平实属不易,充满艰辛,值得自豪。
为实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已经奋斗10多年,还要再继续奋斗5年。这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今年是这个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开局就是新的起点,这个新的起点主要表现为:经济总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8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第一大产业,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上升到66.4%,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1%,等等。一句话,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由此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用了400多个“新”字,凸显出中国发展所面对的诸多新机遇新挑战并存的新环境。新挑战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深度调整、复苏乏力,外部经济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传统比较优势减弱,金融风险隐患增大,资源环境约束增强,等等。新机遇主要表现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中国消费升级加快、市场空间广阔、物质基础雄厚、产业体系完备、资金供给充裕、人力资本丰富,等等。把握好新的发展机遇,应对好新的风险挑战,中国就一定能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
预测下来,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时,中国经济总规模将增加到17万亿美元左右,人均国民收入将接近高收入国家标准,这必将为全球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强劲的动力。一周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就明确指出:“随着中国、印度等增速较快的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比重逐渐增加,这些经济体对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讲的是很客观的。
第二点认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发展水平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十三五”规划提出了今后5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与以往相比较,“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具有若干鲜明特征。
一是更加重视整体性。“十三五”规划提出的25个主要指标,涵盖了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等领域。既提出了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等综合性指标,也提出了研发投入强度提高0.4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等结构优化指标;既关注就业、教育、社保、住房等民生目标,也关注用地、用水、能耗、污染物排放等生态环境目标。
二是更加重视协调性。“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在经济结构上,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应继续加大,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要明显上升;在人口分布上,要更加重视加快提高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在区域协调上,要优化发展空间布局;在对外开放上,要增强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的能力,优化进出口结构,实现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三是更加重视可持续性。过去几十年,中国走的是粗放型发展的路子。现在,无论从哪个方面讲,这条路都走不通了,必须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为此,“十三五”规划提出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目标,并明确提出了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综合效益、大力推进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减排等具体要求。
四是更加重视共享性。古今中外的经验都表明,只有做到了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发展步伐才能行稳致远,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为此,“十三五”规划不仅提出了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一系列普惠性目标,还特别提出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补短板目标,未来5年要实现5575万贫困人口脱贫。
第三点认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实践需要新发展理念来引领。思路决定出路。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树立新发展理念,就解决不了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就难以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十三五”规划是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制定出来的。未来5年中国要发展好,必须切实做到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
一是要以创新发展理念引领发展新动力的形成。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主要靠要素投入和后发优势。随着经济发展层次的提高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要素投入驱动已难以为继,后发优势也风光不再,必须加快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强调创新发展,就是要抓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着力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二是要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平衡经济结构的塑造。中国经济正处在结构转型的关键阶段,能否形成平衡的经济结构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整体性和潜力。为此,“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要通过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以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共建“一带一路”,形成区域发展新格局。要通过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推进农业现代化,形成城乡发展新格局。
三是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和谐共生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培育。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中国在生态环境方面仍面临严峻挑战。要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就必须大力推进绿色发展。为此,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形成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四是要以开放发展理念引领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融入。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强调开放发展,就是要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五是要以共享发展理念引领和谐社会的构建。发展经济,目的是让全体人民的生活都能一天天好起来。强调共享发展,就是要解决好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特别是收入分配不公问题。为此,必须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朝着共同富裕稳步前进。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五大发展理念符合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科学规律,也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一定能够引领中国发展迈上新台阶。
第四点认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来推动。发展是目标,改革是动力。中国过去的发展依靠的是改革,中国未来的发展依然要依靠改革。为此,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后来的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五中全会对深化改革也有相应部署。能否把深化改革的各项部署落实到位,从根本上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景。
需要强调的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布局。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内外需求都对中国经济的供给能力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而供给侧已成为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突出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应该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兼顾短期效益和长远效果的战略决策,当前的重点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场必须打赢的硬仗。只有打赢了,中国经济才能浴火重生。
第五点认识,“十三五”时期的发展必将为两岸三地互利合作创造出新的广阔空间。实践证明,两岸三地可以通过互利合作来促进各自发展、造福人民。两岸三地已经收获了丰硕的合作成果,未来还可以获得更加丰硕的合作成果。“十三五”规划设有“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专篇,把其中的各项合作付诸实践,就一定能开创出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长期以来,香港发挥自身优势,在内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窗口作用;内地为香港发展提供了各方面的有力支持。“十三五”时期,内地将深化与香港的合作,支持香港提升经济竞争力,包括支持香港巩固和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三大中心地位,强化全球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和国际资产管理中心功能,推动融资、商贸、物流、专业服务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发展,支持香港参与国家双向开放、“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与香港金融合作,等等。香港可以继续发挥人才、技术、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优势,在加强同内地的经济合作中继续促进自身发展。
大陆的经济和台湾地区的经济已经深度融合。2015年,大陆与台湾地区贸易额为1885.6亿美元,大陆是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地。“十三五”时期,大陆将积极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加强两岸人文社会交流,包括鼓励两岸企业相互持股、合作创新、共创品牌、共拓市场;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打造台商投资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等对台合作平台;鼓励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台资企业聚集区发挥优势,支持台资企业转型升级;等等。可以说,大陆同台湾地区的合作空间是很广阔的。
女士们、先生们!
展望未来5年,有新发展理念的正确引领,有13亿多中国人民的同心协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会如期实现,两岸三地的合作发展一定会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谢谢大家!
来源:中国经济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