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进口跨境电商模式的花样死法

24.06.2015  17:25

分析跨境电商的大热的原因,一方面是行业对其市场前景的乐观估计,一方面是政策的强力驱动。有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跨境电商规模将达8万亿,复合增速26%。同时,从2013年的“国六条”到2015年5月的“国八条”,在17个月里政府至少已经出台了16项涉及跨境电商的扶持政策。

跨境电商分为两种,在国内卖国外的商品是进口电商,把国内商品卖到国外的是谓出口电商。我国跨境电商贸易以出口为主,2014年占比86.7%,但随着国内市场对海外商品需求的增长,跨境电商进口占比将不断提升,到2017年有望达到16.2%。

最新的数据显示,通过电商开展跨境业务的国内企业已经超过了20万家,大大小小的跨境电商平台超过5000家,其中进口电商平台600多家,他们的运营模式主要分为B2C、C2C、M2C、特卖会和社交导购转电商5种。

B2C 模式死于“超重

B2C模式进口电商的代表是京东全球购、顺丰全球顺和各种传统行业转型做跨境电商的企业。

这种模式是以上几种进口电商模式中最重的,大多数商品都需要平台自己备货,资金、团队、货源、物流四大环节缺一不可,分为综合型和垂直型两类。

其优势是采购价格低,容易以便宜的价格吸引消费者,满足进口电商 “既要便宜又要好”的本质,同时,商品的质量易于把控,物流统一带来时效上的优势,商品能够快速送达。在资金有保证的前提下,垂直型B2C进口电商是最适合传统行业内的企业转型进口电商的模式。

当然,“”模式的缺点同样明显。门槛高,仅适用于成熟的电商平台和传统企业中的实力选手,创业者玩不了这种模式。其次,前期盈利微薄,虽然有商品的利差,但是由于人员、物流、资金等方面的成本高,初期抢市场基本靠烧钱。所以,B2C模式进口电商的死法可能有谱两种,一种是业余选手“误入歧途”还没反应过来就跪了,一种是有钱,烧了一阵子觉得肉疼就舍不得烧了,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B2C进口电商模式其实非常适合传统的进口品牌商和进口贸易商,他们可能是国内最懂进口的人,有资金,有货源,懂进口,懂海关。他们虽然不懂电商,但劣势反而成为优势,因为,自建团队的人力成本非常高,他们可以选择找第三方电商服务商,正好把这部分成本打掉。前段时间,第三方电商服务平台千米网专门针对他们推出了一套跨境电商解决方案。这套方案的亮点是可以直接对接海关系统,从而有效加快商品的清关速度,并通过“直营 代理”模式,借力微商,帮助用户搭建PC商城及微分销代理体系。


M2C 模式死于“太假

M2C模式的代表是天猫国际和洋码头,虽然一家是老牌巨无霸,一家是近来风头正劲新平台,但模式类似,都是商家入驻平台,交易由商家与消费者自己进行,平台解决支付和信息沟通。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模式轻,投入少,且由于跨境本身的特殊时效性,现金流的周转期长,平台利于沉淀大量资金。

缺点是无盈利点,且很难保障商品质量,同时,售后服务差,毕竟跨境退换货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无盈利点对电商平台来说不是什么特别大不了的事情,因为他们从来不靠卖东西赚钱,所以,M2C模式最有可能死于假货,一个平台太假了,谁还买你的帐?特别是做进口跨境电商,信用的权重非常之高,甚至超过了价格。


C2C 模式死于“一模一样

C2C就是买手模式,平台方通过资质审核在海外招募买手,由买手筛选商品再放到平台上向消费者售卖,代表有全球购、洋码头扫货App、街蜜,等等,这种模式的同质化竞争已经非常激烈。最早做扫货APP的是洋码头,后来它就被抄烂了,有几个APP连界面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买手的数量大,在无法完全掌控商家之前,买手模式最合适做平台,这样既可以解决SKU的问题,又可以利用买手将自己的客户引入平台的过程进行营销。

C2C模式的缺点是管理成本高,售后客诉量大,假货问题突出。同时,买手流动性大,物流效率无法掌控,特别是同质化竞争过于激烈,商品重复太多。所以,C2C模式进口跨境电商的死法最有可能是你和其他人长得太像,大家都一模一样,最后跟在别人后面的,一定会死。


特卖会模式死于“太热闹

特卖会模式以唯品会和考拉海淘为代表,这种模式本身的性质符合海淘的特征,海淘本身的货源采购通常都是不确定的,符合特卖会的本质,卖完结束。唯品会和考拉海淘的区别是,考拉是自营,唯品会是供应商压货。

特卖会模式的优点是,有钱可以拿到很低折扣,有足够利润空间,而特卖会本身容易产生用户二次购买,只要每天有新品,流量就有保障。同时,基于海淘的特殊性,其现金基本都是先收取然后再采购的,特卖会能够最大化的利用现金流,是其核心价值之一。

最突出的缺点是门槛太低,谁都可以来一下,导致竞争无比激烈,这个过程中,小玩家一定会被巨头挤死,所以,特卖会模式还是得有强背景或者强货源渠道的企业操盘,否则还是死路一条。综上所述,特卖会模式最可能的死法是太热闹,被挤死。


社交导购转电商死于“营养不良

社交导购转型电商的代表都是小而美的公司,比如小红书、小桃酱、什么值得买,等等。但由于这种模式团的小,模式轻,但极度依赖于外部供应商,供应链外包,很难把控制量以及时效。

这种模式的优点是,团队小,模式轻,投入不多,有品牌效应,用户忠诚度高,天然的擅长打造爆款商品。

但是,这种模式的缺点同样也是模式太轻,所以极度依赖于外部供应商,以及供应链都需要外包,好比是一个发育阶段的小孩子,营养线被别人掐在手里。这种模式即使找到合适的供应商以及供应链的外包公司,但是在可复制上面很弱,商业模式的复制性不强。所以,社交导购转电商这种模式的死法最可能是被别人掐住营养线,导致营养不良而亡。

来源:艾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