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生物 领航绿色发展 ——云南产业转型升级述评(三)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在云南,没有哪个产业像生物产业那样,既耀人眼球,独一无二,又土壤细流,施施而行。资源禀赋独特的云南,走过近20年生物产业发展之路,有过曲折艰辛,也不乏精彩之笔。从起步零星分散到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从传统粗放迈向依靠科技提质增效,从默默无闻到一大批云字号特色品牌打响,生物产业正成为云南绿色GDP的领航产业。
今天,云南再一次把加快生物产业发展放到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位置。省委九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提出,要重点发展包括大生物产业在内的5个万亿元“大产业”。号角吹响,大潮涌动。当多年积累的生物产业发展能量与新的理念、路径相结合,会激发出怎样的动力和活力?云南大生物产业,迎来厚积薄发,迈步辉煌的新时期。
积 累 大生物起步的基石
独有的资源,造就了云南生物产业的一枝独秀。
被誉为动物王国、植物王国和药材之乡的云南,拥有全国63%的高等植物、70%的中药材和59%的物种资源,森林覆盖率达到53%,仅滇西北地区就汇集了全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动物和植物种类,其中包括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物种和种质资源。在这样的条件下发展大生物产业,实为云南之福。
然而,仅拜自然之赐,产业无法做大做强。
生物产业,历来是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倾心加以培育的产业。尤其是“十一五”以来,更是在过去大力推动生物资源开发的基础上,把培育壮大生物产业摆在实现云南科学发展的重要战略地位。从专门组织调研到召开会议进行研究,从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出台到全方位动员部署,云岭大地生物产业发展的热潮从未减弱。
正是在全省上下锲而不舍的共同努力下,生物产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工业体系中的基础地位、特色经济中的支撑地位、生态建设中的关键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呈现繁荣兴盛的局面。“十一五”末,全省生物产业总产值达3730亿元,比2005年的2125亿元增加1605亿元、增长75.53%。到2012年底,全省生物产业总产值达5142亿元,生物产业销售收入达3666亿元,生物产业直接出口额达21.03亿美元。
如今,云南烟叶、茶叶、花卉、咖啡、核桃、膏桐等种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烟草、鲜切花、咖啡、核桃、食用菌等产品产量名列全国第一,蔬菜、中药材等面积和产量不断向全国前列迈进,基本形成了以烟、糖、茶、胶、畜、林和天然药物、绿色保健食品、花卉园艺、生物化工等为主的生物产业格局,“云药”、“云烟”、“云糖”、“云茶、“云胶”、“云花”等一批散发着红土高原芬芳的产品茁壮成长,显示出做大做强的良好趋向和巨大的开发潜力。
良好的基础让云南生物产业的腾飞成为可能。处在新一轮发展关键期的云南在思考,如何才能让云南的生物产业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强。在对近20年生物产业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和审思后,云南打造万亿元大生物产业的新思路应运而生。大生物产业,不是一个简单的符号或翻新的定义,而是打破传统产业固化的边界,推动我省产业发展思路大转变、资源大整合、路径大创新、政策大突破的重大举措。把生物农业、生物烟草、生物种业、生物林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生物制造和生物服务囊括在内的云南大生物产业外延更广、内涵更深。它追求的是从农业到工业加工制造,再到旅游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全产业链条打造,强调的是产业包容、产业融合、产业传承和产业延伸,注重的是量的提升和质的飞跃,终极目标在于积“少”成“多”,聚“小”成“大”,真正成为支撑云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崭新增长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