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段氏家族今何在?600年辉煌过后是落寞

10.04.2015  10:02

  《大理太和段氏族谱》中的第20世、74岁的段联苏老人

  可以说,在整个云南历史上,极少有哪一个家族,能像大理段氏一样,从唐朝一直到元朝末年,横跨3个朝代,拥有600余年极富极贵的辉煌。

  这似乎是生活在传说之中的一个世家。当年,还未到过大理的金庸先生,在其小说中就把段氏家传武学一阳指和六脉神剑等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人无限神往;而大理国段氏10位国君不爱龙椅爱青灯,甘愿禅位为僧的故事,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700多年的历史,哪些是小说中的情节?哪些又是现实生活中的段氏王朝?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打开那道尘封的大门,走进去,我们看到不一样的段氏家族。

  看到段氏宗祠快要倒塌但无力修缮,段联苏十分难过。

  大理国王段正明出家的苍山西坡护国寺

   段联苏翻看段氏族谱

  一双枯瘦、不住颤抖的手,在破旧、布满灰尘的大门上摸索了半天,终于把钥匙插了进去,扭动了几下之后,快要生锈的铁锁艰难地弹开。

  2014年12月的一个下午,大理市喜洲镇文阁村(以前称阁洞塝村),大理段氏的后人,如今依然在段思平故居居住、段家“”字辈的段联苏老人,为我们打开了段氏祠堂。

  经过长年的风雨侵袭,这个祠堂已经如段氏族谱一样,残破不堪。

  很显然,这已经是一个快要被人遗忘的地方,而昔日的皇族之后,《大理太和段氏族谱》中的第20世、74岁的段联苏老人,并没有学到大理段氏的武功绝学,也没有继承到大理国的珍宝财产。那段600余年辉煌的历史,似乎离大理段氏后裔非常遥远。

   助君

   一战打下600年辉煌

  早在4000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苍山洱海之间繁衍生息。到唐初,大理已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738年,六诏的南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征服了其他五诏,统一了洱海地区,迁都太和城。其后,南诏逐渐扩大势力范围,在强盛时期,其疆域北抵大渡河,南到越北,西接印、缅边境,东达贵州北部和广西西部。

  对于大理段氏之先,有说是西北武威或天水之氐羌,有说是滇地土著,还有说是大理土著,莫衷一是。云南省南诏大理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张锡禄认为,段氏是南诏时候的名家大姓,段姓始祖忠国(即段俭魏)是大理喜洲白族人。

  从现存少数的史料可以看到,早在南诏阁罗凤时期,段氏家族已经在南诏国的政坛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时的大理地区,段、高、杨、赵、李、董都是大姓,均属当地的名门望族。

  刚开始,大理段氏立国前的一世祖段俭魏是南诏王阁罗凤的大将军。

  此时的南诏是唐朝忠实的附属国。但因为南诏王阁罗凤夫人被唐朝派来的官员张虔陀侮辱,阁罗凤冲冠一怒为红颜,与唐朝发生了多次战争。

  唐朝大军压境之下,南诏的大将军段俭魏出场了,和王子凤伽异一起迎战唐军。

  段俭魏在军事上是很有一手的。当他获悉鲜于仲通率领10万唐军,从漾濞翻越苍山西坡,欲从斜阳峰与佛顶峰直逼太和城的时候,就提前伏兵于苍山斜阳峰和马耳峰之间的母猪箐,这是唐军必经之地。当日唐军浩浩荡荡杀到,早已经埋伏好的段俭魏一声令下,指挥南诏士兵,用巨石、毒箭射杀唐军3万余人,俘虏1万余人。随后,段俭魏又率部队夜袭唐军,诛唐军近万。唐军主帅鲜于仲通在4名随从的保护下,侥幸逃脱。

  天宝13年,唐朝李宓率兵10万,再次前来攻打南诏国。不料,在沙坪遭到了段俭魏和凤伽异的夹击,3万唐军被杀。这场战争以南诏胜利唐朝惨败结束。而段俭魏立大功被南诏王封为清平官,即南诏国的宰相,并世袭6代。

  在段俭魏之后,大理段氏在整个南诏国时期,在朝廷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段酋踪、段诺突、段谷普是清平官,段寻佺、段全葛、段观音逻、段附克、段酋迁、段君利、段旋忙凑是大军将,还有军将、曹长、入唐使、国师、安宁城使、大部落主等多人。据统计,在南诏国不到300年的时间里,大理段氏就有清平官5人、大军将7人、军将1人、入唐使6人。当南诏灭亡之后,段氏顺利建立大理国,并非偶然(据《全唐文》、《南诏德化碑》、《蛮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白古通记》等)。

  大理国建立后,段氏统治者曾多次主动与宋朝建立藩属关系。后来宋朝大将王全斌向宋太祖赵匡胤进献地图,力主进兵云南。然而,宋太祖鉴于唐祸,认为云南的乌蛮白蛮太凶残,不想再与大理国发生关系。赵匡胤用玉斧在地图上沿着大渡河划了一条线,道:“此外非吾所有也!”这就是宋挥玉斧的典故。也因为这,大理国得以和平3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