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多举措统筹 城乡一体化发展

23.05.2015  16:27

 

本报讯(通讯员 周应良) 近年来,大理市把创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以“五个着力”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力促全市上下形成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社会稳定的喜人局面。

着力推进现代农业。围绕发展高原特色农业、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减少洱海入湖污染负荷的目标要求,加快发展生态农业,推广使用有机肥1万吨,完成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5万亩,认证绿色、无公害农产品30个。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三哨水库扩建主体工程,改造中低产田地2.14万亩。2014年,全市粮食总产达18.11万吨,农业总产值完成41.9亿元,增长10.2%。

着力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加快实施“2333”行动计划,年内投入各类资金6.8亿元,全面推进两污治理、万亩湿地、亿方清水入湖工程。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3座、村落污水处理系统42座,修复湿地1215亩,清退鱼塘1500亩;收集清运处理垃圾20.26万吨、畜禽粪便12万吨,兑现补助3105万元。制定出台苍山十八溪水资源和河道保护管理办法,划定洱海生态保护三条生态控制线,不断加大以双廊为重点的环洱海综合整治力度,查处违法侵占滩地80起,封堵拆除排污口480个;深入开展洱海保护宣传和“三清洁”活动,洱海保护治理成果得到巩固。

着力保护海西。严格划定保护界线,完成5个试点村规划修编,建成海西村庄及农田生态林113公里,12.26万亩基本农田划定数据库通过省级验收。继续开展“空心村”整治,农村建房审批机制进一步完善,银桥镇下阳波等14个自然村适应村庄规划实施的集体土地调整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运用航拍和卫星遥感等科技手段进行监测,加强综合执法动态巡查,查处违法图斑124个,清理违法违规占地48.2亩,海西村庄无序外延扩张势头得到遏制。

着力推进“森林大理”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不可再生资源,启动3条溪泥石流防治工程项目,完成6个中小型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实施森林草原生态补偿机制,建成公益林1万亩,退耕还林和荒山造林5000亩,义务植树132万株,“森林大理”建设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不断强化,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8%。

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实施5个省级重点村、2个中心集镇、19个示范村、2个中心村和3个扶贫开发整村推进项目,龙下登村被列为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湾桥镇古生村、银桥镇沙栗木村、上关镇青索村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全面启动农村公路攻坚建设工程,完成勘测设计170公里、新增公路里程19公里。安装乡村路灯6018盏,完成安全饮水工程8件,建设“爱心水窖”350口。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7000人,完成“农转城”1.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