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市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保护海西田园风光
本报讯(通讯员 罗绍亮 杨尔华) 时下,走进大理海西的一个个蓝莓基地、玫瑰基地和蔬菜基地,不时能看到浅绿色、红紫色的蓝莓果挂满枝头,玫瑰花迎风绽放,即将收获的蔬菜长势喜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美丽田园景象。
去年,该市农业总产值完成41.9亿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28.48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26元。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发展道路,为农业增产、农民富裕、农村繁荣注入新动力。
在位于银桥镇的阿伊玫瑰园里,几名工人正在给玫瑰铺锯末、刨花。阿伊玫瑰园基地负责人杨汝君说,铺锯末、刨花能够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增加土壤基质,提高玫瑰品质。阿伊玫瑰园基地规模为100多亩,种植有金边玫瑰、法国墨红、滇红、四季等玫瑰品种,有的可作食用,有的作鲜花销售,公司十分看好玫瑰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大理市依托得天独厚的气候、土壤、物种等生态优势及资源禀赋,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培优培强以粮食、蔬菜、生物药材、核桃、花卉、烤烟、茶叶、畜禽为主导的八大优势产业,发展高品质、高附加值、高集约度、高科技含量的农业,拓展农业多样性功能,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形成了一镇一品的产业格局。银桥镇农业组组长代福林介绍,银桥镇近几年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引进涉农企业,大力发展蓝莓、玫瑰、薰衣草、有机水稻等作物种植,目前全镇共流转土地8000多亩,占全镇耕地面积的近一半。通过实施土地流转,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实现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在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同时,大理市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中低产田地改造、骨干水源、农田排灌、生产设施、流通设施和通讯信息设备为重点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持续调优,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攀升。去年,全市累计完成农业基础投资1.91亿元,共建成高标准农田13.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8万亩,新建和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工程847件,农机总动力达46.82万千瓦。同时,扎实开展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1万吨商品有机肥推广和1500亩养殖库塘清退工作,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及资源化利用工程建设,切实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2014年,全市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3万亩,推广使用生物有机肥1.5万吨,低毒、低残留、高效生物农药及杀虫灯、黄蓝板、性诱剂防控面积4.13万亩,认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6.2万亩,减少化肥用量2150吨、农药1.65吨,清理农田污染物4.66万吨,收集畜禽粪便12.01万吨,有效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为保护洱海做出了积极努力。
在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中,大理市从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入手,着力推进龙头企业发展,积极发展多样性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目前,全市涉农企业达116家,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2户、省级13户、州级12户,产值超10亿元以上1户,超5亿元以上2户;带动农户数达42.48万户(含周边县市),产业农民年收入平均递增达15%。截至2014年,创建市级农业庄园5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435户,其中国家级2户,省级7户,州级3户,市级7户,涉及种植、养殖、加工等10多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