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看得见传承 留得住乡愁

21.06.2017  09:53
 

近年来,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理州先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办法措施,在各县开展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推进非遗走进大众生活——

 

本报记者 庄俊华

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我们爱唱大本曲,让你有福又有禄,让你四季保平安,让你天天都开心,不忘初心和乡愁;我们爱唱大本曲,唱曲不分老和幼,唱曲越唱越精神,健康又长寿……”6月13日,大理市喜洲镇作邑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赵丕鼎家庭院里村民载歌载舞,“大理州‘白族绕三灵’传习点”挂牌仪式,成了村里的民俗文化盛会。

我实现了多年的梦想,真是终生难忘。全家四代9个人,都要保护和传承好白族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绕三灵和大本曲。” 今年75岁的赵丕鼎自豪地说,“唱大本曲3个小时,一点都没有问题。

我们的生活中,天天有文化活动,也可以说文化活动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赵丕鼎之子赵福坤认为,将传习点建在家里,不离乡、不离业,方便父老乡亲和孩子们传承白族文化。他和姐姐赵冬梅,分别是大理市级、大理州级非遗传承人,创作了许多科普、村情的大本曲,在大理有许多“粉丝”。他说:“要用老百姓的生活语言写大本曲,让老百姓听得懂,听得喜欢。

文化犹如血液,流淌在每个人身上。“我们的‘跳菜’已成为一个县的代名词,成为中国饮食文化和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南涧县文化馆副馆长杨政翠如数家珍,跳菜是彝族民间办宴席上菜时,为敬重宾客和增加喜悦气氛而表演的一种风俗礼节性舞蹈,如今有“宴席跳菜”和“舞台跳菜”两大类,动作粗犷豪放、刚健有力,声音高亢明亮、整齐震撼,整个舞蹈气势恢宏、整齐和谐、积极向上。“跳菜跳出了南涧,跳出了云南,跳上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跳进了英国皇宫。

文化犹如烙印,镌刻着民族的记忆。大理州文化体育局调研员杨建宇介绍,一年四季,大理都有节日。“弥渡县牛街乡的鸹鸪节、大理市喜洲镇的栽秧会、祥云县米甸镇的尝新节,就是鲜活的‘农耕三部曲’。”如今,大理州有391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其中国家级16项、省级67项;健在1221名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其中国家级5人、省级69人;有68位民间艺术家被文化部、省文化厅分别命名为高级音乐师、舞蹈师、美术师,有8个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看得见传承,才记得住乡愁。”杨建宇深有感触地说,大理州非遗异彩纷呈,得益于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和各族群众长期坚守,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坚持整体性、真实性、活态性的科学保护。

守护民族的“”和“

行走在大理采访非遗保护和传承,记者深感一个人就是一部书,一个地方就是一座大博物馆。

35年前,我开始跟着父亲到外村演唱大本曲,一年演出200多场,直到过年、过节时才回家。”52岁的李丽出生在大理市海东镇名庄村,她的父亲李明璋是白族大本曲“海东腔”的创始人,1985年6月在洱源县邓川镇农村演出时突发脑溢血去世。如今,李丽是大本曲省级传承人,她的女儿也在大理州白剧团工作,母女俩经常同台演出。李丽说:“现在农村电视、电影多了,我们外出演唱比过去少了,但是还有好多群众喜欢看演出,我也带出了10多个徒弟呢。

6月12日,剑川县组团参加昆明南亚东南亚国际木文化博览会。展出了600多件木雕作品、100多件土陶制品、200多件布扎刺绣,精湛的技艺、精致的神韵,来宾连连称赞“这是一场视觉盛宴”。

我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星河般璀燦,具有传承之美、匠心之美、手工之美、多彩之美。”剑川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华深有感触地说,多年来,全县每个非遗传承人无不是传统民间技艺的秉持者和守护者;每件非遗作品无不精雕细琢,以精湛的技艺彰显工匠精神;每件非遗作品无论壮观还是精微,皆以手工完成,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与汗水;每件非遗作品皆是民族记忆的背影、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具有鲜明个性和特色。

为了守护民族的“”和“”,大理人一直在努力。针对少部分非遗项目传承人出现人才断层、非遗项目依存的空间发生了改变等问题,大理州出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与管理办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逐步使保护与传承做到依法依规。全州各县纷纷开展了非遗项目进校园、进社区活动,推进非遗走进大众生活。

早在2011年3月25日,经文化部批准成立了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核心,对区域内文化生态进行整体保护。”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向军介绍,大理州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认真组织编制了《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报文化部专家委员会评审后又作了精心修改。今年5月8日,文化部正式批复同意按总体规划组织实施。

赵向军介绍,“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与大理州行政区域范围一致,总面积29459平方公里。涵盖白、汉、彝、回、苗等13个世居民族。”按照总体规划,今后10余年时间分为三个阶段,近期为“基础建设”,中期为“全面发展”,远期为“良性循环”。

目标“见人见事见生活

我们要按文化部提出‘见人、见物、见生活’的要求,在云南省和大理州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扎实抓好各项工作,努力把大理建成‘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大理州文化体育局局长王峥嵘说,建立国家级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具有重大意义,有利于推动全州非遗的整体性保护,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以白族为主体的大理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维护地区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完整,提高民族文化自觉,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自信力和凝聚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以及促进大理州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王峥嵘谈到今后10年的目标时说,要秉承“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保护理念,将非遗保护与大理各族人民的日常生活相结合,“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健全体系、配套建设、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实现大理非遗的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使濒危项目得到抢救,学术研究卓有成效,教育传承深入人心,人才队伍不断充实,不断巩固非遗抢救保护和传承发展成果,进一步提高保护区的建设工作成效。

我们过去是实行项目的单项保护,今后是非遗真实性与完整性保护。”王峥嵘举例说,对白剧的保护与传承,不能仅仅重视白剧团本身的建设,要扩大到最基础性的白族“吹吹腔”和“大本曲”。有了广泛的基础,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才能在群众中传播。

如今,大理“三月街”、白族“绕三灵”的周边环境,与过去相比都发生了一定改变,有的还失去了往日的“野趣”。因此“生态空间”的保护显得日益重要。王峥嵘强调,“要通过整体保护生态区内非遗项目、传承人及其依存环境,延续传统村镇社区原住民生活形态,保护好非遗,孕育传承的生态空间,鼓励和支持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的社会实践,带动城乡发展。

今后如何开展工作?王峥嵘介绍了4点建设思路:“巩固非遗抢救保护成果,维护民族民间文化多样性,突出大理地方特色;延续传统民俗,实现以人为本的保护,构建和巩固具有民族凝聚力的文化空间;加强非遗物质文化存续环境的保护,关注原住民生活状态,实现‘见人、见物、见生活’,自然与人文相融一体的整体保护目标;振兴传统工艺,培养人才队伍,提高传承群体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

如今,大理州以白族扎染、鹤庆银器、剑川木雕和下关沱茶为代表的传统工艺巧夺天工,以白剧、花灯戏为典范的传统戏剧绽放魅力,白族三道茶、石宝山歌会、大理三月街等民俗活动历久弥新,大理又迎来了一个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