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州四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1.47万人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上官艳君 24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主办的“向贫困宣战 建幸福家园”系列新闻发布会大理专场在昆明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大理州贫困人口从2011年73.78万人下降到2014年的32.31万人,4年累计减少贫困人口41.47万人。
“大理州是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主战场之一,全州12个县市中,有国务院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9个,云南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个,大理市为扶贫开发天窗市。”大理州人民政府副州长邹子卿介绍,近年来,大理州委、州政府创新扶贫方式,整合扶贫资源,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每年都把扶贫开发列为10项惠民工程之一,不断加强与中央3个部门,教育部10所高校、企业,云南省23个党政机关、高校、企业的协调对接,争取实施了一批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培育了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实施了一批教育、卫生、文化、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
“大理创新扶贫投入机制,整合使用行业资金和各级专项资金,提高了财政扶贫资金使用效率。”邹子卿介绍,2011年至2014年,大理州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76.63亿元,其中,财政资金15.17亿元,整合资金21.56亿元,信贷资金21.86亿元,自筹资金18.04亿元。尤其是创新金融扶贫机制,以财政扶贫资金作为“发酵剂”,大力实施信贷扶贫,有效解决扶贫资金投入不足的难题,走出了以金融资金为主力、以社会资金为补充、以财政资金为保障的多元化金融扶贫新路子。
“十二五”以来,大理州累计发放扶贫贴息贷款21.86亿元,投入财政扶贫贴息资金9750万元,信贷扶贫资金规模居全省第一。
据介绍,从2015年起,大理州在全州建立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每年筹集1亿元以上的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重点用于扶持建档立卡贫困农户发展生产、培植产业,适当兼顾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同时,加大对贫困群众脱贫增收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庄园、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
167个产业扶贫项目带动农户超12万人
大理州将加大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作为重要抓手,始终立足贫困地区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培育发展贫困地区的特色优势产业。
“按照村为基础,连片开发、突出特色、整体推进的思路,扶持贫困户培育核桃、烤烟、茶叶等增收产业,通过实施产业扶贫,使贫困群众实现近期增收有保障,远期增收有潜力,不断增强自我‘造血’功能。”邹子卿表示,“十二五”以来,大理州共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67个,培育了一批地方优势产业,覆盖和带动农户52716户、120115人。发展贫困村互助资金,共组建互助社163个,互助资金总规模达到2525.28万元。扶持农村加工业1586个、运输业678户、农产品流通等4379个,受益人数达286798人,实现增收60957万元。
下关沱茶、欧亚乳业等60个企业得到了扶持,带动贫困农户 3.1万户13.95万人,有力推动了贫困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
此外,大理州以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扶贫开发主战场,为全面推进红河源黑潓江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综合开发,着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培育、美丽乡村建设、集镇功能提升、重点民生改善和生态环境建设“六大工程”。据了解,通过加大整乡整村推进力度,大理州实施了15个乡镇的扶贫开发整乡推进项目,实施了以自然村为单元的250个自然村农户“8个有”、自然村“6个有”和自然村“6提高”的“866”整村推进,实施了283个行政村整村推进,实施了1301个重点村和89个贫困自然村整村推进。
通过统筹推进专项扶贫,把易地扶贫搬迁、革命老区建设、安居工程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等结合起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环境。“十二五”以来,实施易地搬迁1776户7800人,实施专项扶贫安居10582户。实施了28个行政村革命老区开发建设项目;按照每户补助不低于4.81万元的标准,实施了特困户住新房工程3000户。
据统计,大理州有5个革命老区县和8个革命老区乡镇;有建档立卡贫困乡镇33个、贫困行政村300个,建档立卡贫困农户11.25万户40.67万人。在贫困群体中,有住房困难3.025万户、饮水困难5.36万户、需要易地搬迁1.53万人。“扶贫开发的任务还十分艰巨。”邹子卿表示,大理州将进一步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十三五”期间,州财政将每年安排1亿元专项扶贫资金;全力抓好红河源黑潓江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综合开发,确保片区整体脱贫,抓紧完成9个整乡推进的扫尾工作,全面启动实施5个乡镇的整乡推进,2016年至2020年再实施整乡推进24个、行政村整村推进244个。加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力度,整合行业部门及州、县市两级的财政投入,力争每个项目乡镇投入2亿元以上,每个项目行政村投入1000万元以上,集中力量一次性解决贫困乡村的脱贫发展问题。
加大产业扶持力度,着力培育壮大烟草、核桃、特色蔬菜、特色水果、畜牧水产、生物药业、茶叶、蚕桑、薯类、高山生态茶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十三五”期间组织实施300个特色产业发展项目,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增强贫困群众的自我“造血”功能。着力培育壮大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现代农业庄园、农业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利益紧密联系机制,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加快培育运输、种养殖业等专业协会、合作社,带动群众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动大理州农特产品通过“云品入沪”工程销往上海市场。
另外,继续完善和推行扶贫贷款风险补偿金制度,引导更多的金融资金参与扶贫开发。今年,大理州州计划投入扶贫信贷资金13亿元以上,“十三五”期间计划投放60亿元信贷扶贫资金。
邹子卿表示,大理州将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充分发挥政府、行业、群众、社会各方面作用,真正形成政府主导、部门主帮、社会主动、群众主体的扶贫开发新格局,力争到2018年11个贫困县摘帽,2020年32.31万贫困人口脱贫,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社会。
相关新闻
大理州提高补助确保3000户特困户住新房
大理州宾川县大营镇排营村委会排营居民杨钊,借住于邻居家中,长期靠农村低保维持生计,无力建盖新房。目前,杨钊家通过“特困户住新房工程”,拿到4万多元补助,建好了70平方米的3间钢架结构小平房,彻底摆脱了居无定所的局面。
据悉,大理州在扶贫安居工程实施过程中,扶贫资金补助标准偏低一直是较为突出的问题。扶贫项目补助标准由省级统一制定,安居工程的补助标准虽然从“十五”时期的每户3000元、“十一五”时期的每户5000至6000元逐步提高到“十二五”时期的每户1万元,但在实际工作中,农户新建住房需要投入6至10万元,使相当一部分贫困农户,特别是有残疾人、因病致贫的贫困家庭因自筹困难而无力建房。
针对这一情况,大理州人民政府印发了《大理州2015年特困户住新房实施意见和农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实施意见》,多方筹集资金,优化整合扶贫资源,中央、省、州、县补助每户不低于4.81万元(其中大理市3.71万元),确保特困户能住进新居,今年全州计划让3000户特困户住进新房。
目前,特困户住新房工程正在有序推进。其中,大营镇通过摸底排查、筛选、公示,确定了63户无房或住危房的特殊困难家庭作为“特困户住新房”工程扶持对象,根据贫困家庭常住人口确定建设规模,第一期“特困户住新房”工程累计筹措资金201万元,建成特困户新房33幢,建筑总面积1810 平方米,已全部入住,惠及33户101人。预计明年可全面解决63户无房和住危房贫困户的困难。
相关专题:
云南省“向贫困宣战 建幸福家园”系列报道
编辑:王莹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