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千年国际陆港”联通世界

13.02.2015  14:17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是我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2013年末,全州总人口356.92万,其中白族120.78万。
  自治州首府大理是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国家地质公园、中国十佳旅游休闲城市、中国内地十佳宜居地、中国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等荣誉于一身。大理是闻名于世的电影《五朵金花》的故乡。美丽、幸福、宜居是大理的真实写照。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大理的“风花雪月”让国内外游客如痴如醉、魂牵梦萦。
  大理,亚洲文化十字路口上的古都。历史上是中原文化和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汇聚地,是南亚、东南亚文化和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交会地。多元、包容的文化,是大理联通东南亚、南亚乃至世界的先天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视察大理白族自治州时指出,要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大理正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重要机遇,建设五大基础网络,发展五大产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让苍山更绿、洱海更清。南方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交会于此的千年国际陆港,正联通亚洲、拥抱世界。

  亚洲文化十字路口上的古都
  历史长河中,大理璀璨夺目。
  这里是白族世代聚居的家园,4000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苍山洱海间生息繁衍;
  这里是亚洲文化“十字路口”,千年的茶马古道与南方丝绸之路在此交会;
  这里是中国历史名城,南诏、大理古国开创了西南盛世景象,演绎了“风花雪月”篇章;
  这里是滇西抗战重镇,在滇缅公路和云南驿机场,血肉之躯筑起了民族长城。
  古往今来,中原文明与边地文明在大理相遇,华夏文明与域外文明在大理相识。
  公元9世纪,沿着茶马古道和南方丝路,自大理北上长安、南抵印度洋的大通道贯通。沿着这条路,骠国王子、南诏使臣、天竺高僧和波斯商人往来穿行。“这条国际大通道,将印度洋、地中海、太平洋西岸与中国南方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推向了巅峰。”历史文化学者杨周伟这样评价。

  交流改变了大理,一座国际化城市应运而生——
  异域珍宝、文化和技术随着商贾、僧侣、工匠来到大理:人们看得到使用希腊数学原理建造的楼宇,用得到产自印度洋的贝币,听得到汉语、白语、梵语等多种语言,更有来自中原大地的儒学、东罗马的医学、天竺的佛学在大理相映生辉。
  中华文明也随着通畅的道路,从大理走向亚洲乃至世界:丝织品走到了阿富汗,太极和易学走进了中南半岛……
  开放、包容、多元,既是历史留给这座古城的印记,更是大理在新时代重放光芒的文化财富。
开放包容多元的大理走向世界。
  “我们回族村有空就会帮着附近的白族村收拾田地,还帮着汉族村修路。”大理市喜洲镇珂里庄村老主任马子先告诉记者。老马是回族,不但为村里做事,还被镇农贸市场的白族老板聘为管理员,一向容易因为鸡毛蒜皮的事产生纠纷的农贸市场出现了新气象。
  “在洱海边骑行,口渴时还能到白族老乡家讨杯水。这里能感受到大理人的淳朴与热情。”从成都来大理旅游的黎建秋说。
  “我来大理9年了,漂亮的金花(姑娘)、帅气的阿鹏(小伙)都没把我当外人。虽然习俗不同,但大理让我感觉很自在。”来自印度加尔各答的留学生阿维吉提说。
  巍峨苍山呵护着这里的每一个民族,蔚蓝洱海滋养着这里的每一个人。包容是大理人共同的品格,是大理推进对外开放过程中无法比拟的优势。
  漫步在已有1200年历史的大理古城,时间仿佛慢了下来。大理是古朴的,身着蓝褂的阿婆背着竹篓,从石板路上走过;大理又是洋气的,外国友人在洋人街牌坊旁的石凳上,慵懒地享受阳光。银器工匠焊接的嘶嘶声和手鼓的旋律,让古城动了起来。
  在古城城楼外远眺,滴翠苍山一点雪,海拔4122米的苍山最高峰马龙峰直冲云霄,让人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相较于古人拾级而上的艰辛,今人要幸福很多。沿着洗马潭索道,从山脚一路升至3900米高处,阔叶林、针叶林、凤尾竹林、灌木丛林、高山草甸和冰原带逐一映入眼帘,世界地质公园——苍山的立体气候景观一览无遗。
  “太美了!”在苍山顶上欣赏雪景的西班牙游客艾迪感叹道。苍山景区讲解员朱玉梅告诉记者:“英国、法国、德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客人都很喜欢站在苍山之巅眺望洱海。
  苍山雪景,在艾迪眼中是美丽,而对于从云南思茅来此的王梓昱小朋友而言,在苍山顶上和小妹妹一起滚雪球、打雪仗、亲吻白雪,将成为生在长在彩云之南的他们最难忘的童年记忆。
  旅游,大理的一张王牌。全州130多个景区景点中,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6个。作为国家5A级景区,崇圣寺三塔有“佛都”美誉,在大理国22代国王中,9位在此避位为僧,堪称“皇家国寺”。
  此外,三月街、绕三灵、开海节、石宝山歌会、大理国际影会等节庆文化异彩纷呈。
  当丰富、多元的旅游资源遇上“一带一路”战略,大理旅游大有可为。
  大理正在申报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旅游合作示范区,充分发挥南方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汇聚的独特优势,让自然美景、文化名胜和人文风情成为联通中国和东南亚、南亚人民心灵的纽带。
  “未来5年,大理州规划旅游项目85个,总投资725.54亿元。努力把大理建成国际知名度高、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和休闲度假胜地。”大理州旅游委副主任席玲告诉记者。
  在大理学院,记者遇到了来自东南亚的留学生。柬埔寨留学生陈波学的是旅游管理,他的同胞云孟楠的专业是艺术设计,老挝留学生蓝文峰攻读经济学。他们学成回国后,都将成为大理与东南亚、中国与东南亚交流和沟通的使者。
  文化交流,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作为云南省高校实施‘走出去’战略首批4所试点高校之一,大理学院通过留学生教育、合作办学、学术文化交流、智力引进和汉语推广等方式,正在形成‘辐射南亚和东南亚’的对外文化教育交流格局。”大理学院副校长段利华说。

  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过去一年大理经济确实遇到一些困难。但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深层次的问题才能暴露无遗。我们要适应新常态,扭转‘非常态’。”大理白族自治州州长何华说。
  “我们公司制造的汽车已成功进入缅甸市场,正在开拓老挝、柬埔寨、越南和孟加拉国的市场。”大理力帆骏马公司董事长马伟亮告诉记者。从销售拖拉机到制造卡车,从燃油汽车到天然气动力汽车再到电动车,力帆骏马公司的创新之路是大理制造业转型升级、“走出去”的缩影。
  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这成为政府、企业与民众的共识,也是政府规划产业布局的红线。
  洱海,大理的母亲湖。“洱海清,大理兴”。随着海西(洱海西岸)人口密度增加,对洱海生态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大理州正在海东(洱海东岸)农业经济效益极低的石灰岩山地上打造海东新城,将海西人口、企业和配套服务向更具发展纵深的海东疏导。
  “海东新区规划将城市居住、度假地产、养生疗养会所、山地商务会议中心、国际论坛等功能有机分散于山海之中,打造具有国际一流品质的山地城市。”海东开发管理委员会新闻中心主任刘娟说。
  “火车没有汽车跑得快。”目前,大理基础设施较为落后,全州12个县市中,只有5个县市通了高速公路,全州只有一条铁路经过。“基础设施落后成为制约大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最大障碍,也是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的瓶颈。”何华说。
  作为滇西地理上的中心,大理为破解制约经济长远发展的难题,正通过建设路网、航空网、水网、能源网、信息化网五大基础网络,在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带动整个滇西地区发展。
  在大理大力发展的五大产业中,大生物、大旅游排在了大能源、大制造和大服务的前头。大理正努力形成具有大理特色的生物产业创新体系和生物产业集群,使大生物产业成为大理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之一。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理正在推进的“大健康”产业,就是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益探索。
  大理的大健康产业重点发展三大系统、十大产业。三大系统即“”“”“”。十大产业即着眼未来做实健康管理产业,依托种植基础做强“健食”产业,瞄准高端品牌做精“健保”产业,推进金融创新做多“健金”产业,发挥环境优势做特“健体”产业,丰富产业链条做优养生产业,挖掘文化内涵做兴养心产业,对接养老形势做活养老产业,把握市场需求做大医药产业,顺应医改大势做足医疗产业。
  大理构建“1+12+1000”协同发展格局,在环洱海大健康产业核心片区内,建设多个产业聚集区;12市县分别构建县市大健康产业分体系,聚焦1000个大健康产业项目。
  “大健康产业将中草药种植、加工和休闲旅游这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通过打造大健康产业,塑造‘健康大理、休闲之都、养生天堂’的国际品牌。”何华说。
  开放、包容、多元的大理正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精心打造“大理制造、大理品质、大理方式、大理味道、大理体验、大理创意”六张名片,拥抱亚洲,走向世界。(完)(记者张帆、徐元锋、张志文、刘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