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掠影:春风吹拂百花妍
清澈的洱海引来万鸟同乐。 通讯员 赵春华 摄
“羊随新风辞旧岁,猴节正气报新春。”苍洱大地生机蓬勃,百花争妍。“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催人奋进。
回眸“十二五”,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发展史上真是“不平凡”。5年来,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干部群众,按照“生态优先、农业稳州、工业强州、文化立州、旅游兴州、和谐安州”的发展思路,抢抓机遇,攻坚克难,狠抓落实,全州呈现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民族团结和睦、社会稳定安宁的良好局面,为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特别令人难忘,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深入云南考察并专程到大理视察,全州各族干部群众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州委、州政府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新路子为目标,突出抓好理论武装,突出抓好稳增长,突出抓好洱海保护,突出抓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突出抓好脱贫攻坚,突出抓好从严治党,美丽幸福新大理建设扎实推进。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杏园。”记者在大理州的城市和乡村采访,时时分享父老乡亲的收获与欢乐。
产业发展 提质增效
“2015年,我们加大创新力度、提高制造水平、扩大产品出口、优化市场服务,公司的生产指标和职工收入分别增长8%和10%。”云南力帆骏马车辆有限公司董事长马伟亮介绍,目前,公司在年产14万辆各类载货汽车产品的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正在加快实施年产20万辆轻微型载货汽车技改。公司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排序中位列第318位;在云南省工商业联合会发布的云南省非公100强中位居第二。在云南省机械制造行业总产值排名第一,吸纳劳动就业人员排名第一、纳税排名第一。
“力帆骏马”是大理州首个百亿元民营企业,也是全州工业转型升级的佼佼者。5年来,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祥云县财富工业园区、洱源县邓川工业园区、鹤庆县兴鹤工业园区列入省级工业园区。2015年,全州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达290亿元,年均递增14.8%。
大理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丰富多样、生态环保、安全优质、四季飘香”,核桃、烟草、畜牧、生物药业、蔬菜、特色水果、高山生态茶、薯类、蚕桑、特色花卉10大优势产业蓬勃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应运而生。5年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加工创业基地3个、国家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1个。全州预计2015年农业总产值完成371.8亿元,年均递增13.4%。
大理州在全省首家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重点景区、高端酒店、“智慧旅游”建设稳步推进,2015年预计接待海内外旅游者288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9%。滇西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预计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达350亿元,年均递增11.3%。
夯实基础 后劲增强
“回家的路短了。”这是大理州许多出门在外的“游子”回乡探亲的共同赞叹。记者在南涧彝族自治县偏远山区采访,更是切身感受到“村村通”给老百姓带来的喜悦。
“过去,我家卖牛得请人帮忙沿山路赶到镇上的集市,钱卖少了不说,还得出一笔人工费。现在,柏油路修到家门口,卖牛、卖核桃也可以挑货主了,还省下运费和工时费。”公郎镇中山村委会岩子脚村的徐如会大妈深有感触。无量山镇发达地村村民熊加旺高兴地说:“我们山里人最感谢的就是把路修好了。”他家有5口人,过去辛苦一年收入不过万元。公路通到家门口后,全家人不仅种核桃、养肉牛,还买了摩托和轻卡“做起了收购核桃、松子的生意。”
记者在祥云县采访时看到,水利设施的改善让“旱坝子”生机盎然。
“青海湖‘长’大了,周边群众得到很大实惠!”沙龙镇沙龙社区党总支书记倪思清感激地说,过去青海湖面积1.7平方公里,如今达4.3平方公里,沿湖周边2镇10村群众直接受益。祥城镇芮家营村民杨正武高兴地算了一笔账:“村里有3200多亩烟田,用水问题解决后,生产成本下降,烟叶长势更好,1亩田的收入比过去‘涨’了六七百元。”
“我们公司以土地流转的方式取得了2000亩耕地15年的生产经营权,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看中了青海湖。”祥云县红海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经理殷俊平告诉记者,公司种植的黄瓜、番茄、红梨销往广州、贵阳、成都、武汉,还带动500多个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5年来,大丽铁路、大丽高速公路,以及鸡足山旅游公路等5条二级公路建成通车,上关到鹤庆高速公路、华坪至丽江高速公路大理连接线开工建设;祥云青海湖水库扩建、洱源三岔河水库等重点水源工程投入使用。功果桥、龙开口、鲁地拉等水电站建成投产发电。建成35个风电场、82个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1个垃圾焚烧发电厂,完成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大理境内段建设。全州基础设施建设“瓶颈”正在突破,发展后劲日益增强。
生态优先 彰显魅力
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洱海碧波荡漾。49岁的村民李德昌心情愉悦:“水越来越清了,乡亲们保护‘母亲湖’的意识越来越强。”
如今,古生村内的河道、主干渠、滩地,有专人定时、定点保洁,做到上游冲下来的垃圾不进村、不入湖。
记者在双廊镇采访时,曾经见证了强制拆除违法在洱海滩地水面上建盖的客栈。大建旁村有一家人,在老屋附近的洱海边占滩地73.8平方米,建盖钢混三层楼作客栈。有关部门多次劝其拆除,但他家拒不执行。大理市人民法院裁定,依法强制撤除。记者在现场看到,法院工作人员现场监督,公证人员认真清点、登记楼内残留物品,施工人员有序拆除整幢违法建筑。大理市洱海保护管理局副局长石磊说:“在违法违规建筑拆除后,将把滩地还给洱海,还给大理人民的‘母亲湖’。”
大理州坚持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强力推进洱海保护治理,实施《大理州实现洱海Ⅱ类水质目标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依法治湖”,强化“工程治湖”,推进“科学治湖”,突出“全民治湖”,深入开展“清洁家园、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工作,开展“清垃圾、清粪便、清沟渠、控漫灌、堵排污口”工作,全面推行覆盖全流域的“五级网格化”管理责任制。5年来,洱海水质稳定保持在Ⅲ类,累计有30个月达到Ⅱ类。
5年来,大理州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湿地保护与修复等生态建设工程。苍山成功申报为世界地质公园,云龙天池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东山地生态城市建设中水回用、绿化建设工程全面实施。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大理州靓丽的名片。
城乡统筹 一体发展
走进大理,城乡变化喜人,新风扑面。
“我们树立‘大理镇就是大景区’的理念,在古城的‘古‘和‘静’上花硬功夫,在农村的‘美’和‘净’上彰显特色。”大理镇党委书记周亚敏的一席话让人记忆犹新:“要做好苍山保护、古城保护、海西保护、洱海保护,让‘苍山不墨千秋画,洱海无弦万古琴’的美景永久长存。”
“我们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规划理念引领园区的建设发展,打造宜居、宜工、宜商的城市环境,建设秀美城市新区。”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党工委副书记、常务副主任李桂根向记者介绍,2015年,全区加快以“五网”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园区的道路、供电、管网、绿化、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配套,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居住条件,提升城市品质。今年1月,国家住建部公布2015年国家园林城市名单,大理市荣膺“国家园林城市”。
城市在变美,农村同样在变美。
走进洱源县三营镇郑家庄,犹如置身城市花园。“空间优化形态美,功能配套村容美,业兴民富生活美,生态优良环境美,乡风文明和谐美。”藏族村民小组长杨秀弟说起村里的变化,如数家珍。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命名“全国文明村”;8月,省委作出向郑家庄学习的决定;9月,省委宣传部命名为“云岭楷模”。2015年,全村525人的人均纯收入达10060元。
剑川县石宝山下的沙溪镇石龙村,属该县的贫困村之一,有278户、1217人,农作物以白芸豆、包谷和其他杂粮为主,农民人均收入3749元。如今,村内刚刚铺设了弹石路,与古朴的民居相得益彰。村委会主任李根繁介绍,县委、县政府在全县开展“造血式”产业扶贫,石龙村的每一个扶贫项目都与发展旅游业结合起来。如今,已经实施和正在实施的项目总投资达1000多万元,开展道路建设、村庄环境、路灯亮化、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等工作。他坚信:“石龙村将会越来越漂亮,越来越有魅力。”
5年来,大理州以大理市为龙头,突出大理、祥云、宾川城市发展重点,加快山地城镇开发建设和旧城改造,推进县城扩容和人居环境改善。大理海东开发实现新突破,滇西中心城市“1+6”城市群的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州城镇建成区面积不断增加,预计2015年城镇化率达41.8%。以省级重点建设村、美丽乡村和扶贫综合开发示范园区为主要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实力提升 民生改善
2015年12月25日,大理州委七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座无虚席的会场里时常爆发出阵阵掌声。
一串串数字,一道道欣喜。面对经济新常态和下行压力,大理州经济总体保持平衡发展,实现缓中有升。2015年,预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15亿元,年均递增11.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7.6亿元,年均递增15.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44亿元,5年累计完成2465亿元,年均递增25.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7156元,年均递增11.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806元,年均递增17.7%。
大理州经济实力提升,有力地保障了民生改善。如今,洱源县2013年“3·03”“4·17”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全面完成。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面推开,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5年间,新增就业11.38万人。全面完成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目标任务,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组合拳”扎实有效,共有48.18万人实现脱贫。全州民族团结,亲如一家,“人心归聚,精神相依”。
5年来,大理州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理人期盼已久的“大理学院”更名“大理大学”梦想成真,省部联办的滇西应用技术大学总部落户大理,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理技师学院挂牌招生。
大理州群艺馆拆除重建、州医院改扩建、大理卫校和州二院搬迁、儿童医院新建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件件办在群众“心坎上”。老百姓看病更方便了,州医院、大理大学附属医院通过省卫生厅三甲医院评审。大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建设稳步推进,物质文化遗产星罗棋布,非物质文化遗产异彩纷呈,“文化惠民”落到实处,文化发展欣欣向荣。
记者 庄俊华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