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人才培养搭上“高校动车”
本报记者 博达 通讯员 杨宋坪
2018年7月1日,大理白族自治州正式进入高铁时代,新机遇带来新发展。这是一条“物理高铁”,在大理还有一条“人才高铁”,在5年前就已通轨运行。
2013年以来,教育部作为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的国家部委,指定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定点帮扶弥渡县、南涧彝族自治县、永平县、洱源县、云龙县5个县,明确中国传媒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别承担对漾濞彝族自治县、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鹤庆县、剑川县、宾川县5个县的专项帮扶任务。让大理人才培养乘上了全国著名高校“动车组”列车。“大理州紧紧抓住教育部及其直属10所高校(社)定点联系帮扶大理,上海市崇明区、浦东新区对口帮扶大理的机遇,深化校地合作和沪滇协作,充分利用帮扶单位人才资源优势,持续为大理跨越发展提供智力帮扶。”大理州委组织部部长赵国良介绍,全州通过教育部滇西扶贫开发帮扶计划、沪滇扶贫协作项目开展各级各类干部教育培训99班次、培训干部25865人次;选派全州卫生、教育、农业等各领域基层人才到各挂钩高校、上海协作单位学习研修245人次。
北大让弥渡干部“开眼”
“大家深入讨论,看看我们的这次学习有什么收获和启示。”4月10日下午,当记者一行走进弥渡职教中学TIP英语教师培训班时,TIP项目总监郑莹正在作学习总结。这个为期5天的培训班已进入尾声,来自全县中小学的80多名学员正分组与两位中方专家和3位外方专家展开热烈讨论,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体会。
“TIP(Total Immersion Program)是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学院与美中教育机构(ESEC)合办,全面倡导以英语思维模式进行英语学习和英语教学培训。”郑莹介绍,该项目于2017年8月在弥渡组织了第一阶段为期14天的全封闭式培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特别出资,弥渡英语教师继续接受TIP专家组第二阶段为期两年的跟踪培训指导。
弥城中学教师赵凤琴兴奋地说,通过听说、阅读、游戏、电影、演讲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建立了英语思维,突破口语瓶颈,有效提升了自身的英语思维、口语交际及教学能力。“培训以后,我们把外教老师的教学思维融入到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更加浓厚,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来自县一中的杨嘉惠老师激动地说。TIP培训班刚刚拉开序幕,而北大对口帮扶弥渡的另外一场“马拉松”式的培训更让弥渡党政干部大开眼界。
2014年10月22日,“北大—弥渡讲坛”第一期开讲以来,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吴志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经济学教授张晓波、北大国际关系学院外交系主任叶自成、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荣休教授王其文等多位知名教授亲临弥渡,为弥渡的干部带来脱贫攻坚、乡村治理、依法行政、基层党建、农业发展、企业管理、机构改革等多个专题的讲座。每期参训干部都达400多人,目前共举办了19场,全县县处级干部、乡科级干部、企业主、村干部和讲座专题涉及单位的干部职工、优秀专业人才、农村实用乡土人才、大学生村官、农村致富带头人等7600多人接受培训。“通过举办‘北大—弥渡讲坛’,让弥渡干部开拓了眼界,拓宽了思维。”弥渡县委组织部部长董云松表示,北大讲坛让全县党员干部提升了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弥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清华为南涧振兴“支招”
4月9日上午,“清华大学教育扶贫远程云南南涧教学站”在南涧县委党校揭牌,为期3天的南涧县乡村振兴论坛暨扶贫干部培训班开班,来自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解安即开展了《乡村振兴战略——自主选择与社会秩序统一视阈》为主题的第一讲。他从乡村振兴战略绝非过去套路的延伸、一张蓝图干到底、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乡村振兴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进行精彩讲述。学员陈朝海认为,通过讲座,自己更加了解到,南涧要结合本地实际做好自己的《规划》,把一张蓝图绘到底。学员左登丽激动地说:“能零距离聆听清华大学教授的讲座是一种荣幸,我听后受益匪浅。”
清华大学定点帮扶南涧脱贫攻坚以来,学校全面加大对南涧的教育帮扶力度,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构建“送上门”“请进来”“走出去”的立体培训帮扶体系。2013年以来,共举办了62期远程培训班,其中,领导干部培训32期,共培训1365人;中小学教师培训班30期,共培训2016人。
南涧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滇西边境山区少数民族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之一。今年2月,南涧脱贫攻坚顺利通过省级第三方检查评估,全县脱贫攻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扶“智”与扶“志”相结合,清华大学与南涧创新协作,一个“新实验”已拉开帷幕。2018年9月开学之际,在南涧县一中和南涧镇中学四个“特殊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实验班一同进入了开学季。“高一年级两个班,7年级两个班,每个班30名同学。”清华大学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南涧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金峰介绍,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培养后续发展人才,清华大学与南涧大胆创新,将开办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实验班付诸实践。“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实验班的任课老师和同学都到清华大学和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熏陶过,特别是我们的老师接受了全员培训。通过一个学期实践下来,效果特别明显。”南涧镇中学校长刘志成介绍,开办实验班的目的是探索出一条在全县可推广、可复制的高质量教育经验。“第一个学期下来,这两个班的语文平均分1班是97分,2班是98分,远远超过其他班级的平均分。”南涧镇中学7年级清华实验班1班班主任周仙老师介绍,通过实践,清华实验班各科综合成绩明显高于其他班级。
复旦为永平健康“护航”
春雨时节,播种希望。4月9日上午,复旦大学附属医院云南永平专家工作站揭牌仪式在永平县人民医院举行,附属中山医院心血管病李高平专家工作站、神经内科邬剑军工作站、儿科影像乔中伟专家工作站、妇产科吴志勇专家工作站、重症医学钟志越专家工作站“集中落户”永平。5个专家工作站,将让永平县成为复旦大学附属医院在云南省内县级医院建立基层专家工作站最多的县,为永平县医疗事业发展增添新动力、带来新机遇。
复旦大学自2012年定点结对帮扶永平县以来,实施了“医院帮扶”“医生培养”“乡村义诊”“远程医疗”“设备更新”五大计划,全力助推永平县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脱贫攻坚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2016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永平县人民政府、永平县人民医院签署了《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级医院责任书》。3年来,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共向永平县派出7批、36名援建队员,向永平县人民医院捐助64层CT、MRI等医疗设备,帮助组建甲状腺乳腺专科、中医骨伤专科、病理科、创面诊疗工作室、远程会诊中心等,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医务培训,帮助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建设特色专科2个,规范医院诊疗理念,对永平人民实现“大病不出县”的就医目标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借助复旦大学挂钩帮扶永平的机遇,全力实施人才结对帮扶计划,在永平县人民医院设立了‘专家轮流服务岗’,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分批次选派专家长期到县医院坐诊,运用‘互联网+’,开通‘云诊断’,实现与金山医院先进诊疗技术共享。”永平县人民医院院长施超凡认为,在复旦大学的帮扶下,医院的医疗技术和人才培养方面都实现了重大突破。他介绍,金山医院已分7批选派36名医疗专家到永平开展医疗帮扶,推广新技术新项目23项。在金山医院创面诊疗中心蔡蕴敏副主任的指导帮助下,成立了大理州首个专科护理工作室“永平县人民医院创面诊疗工作室”,填补了云南西南地区伤口、造口专业治疗的“空白”。工作室成立以来,已为永平县培养了4名具有国际造口师资质的专业人才,累计为15923位患者完成清创、换药、特殊伤口处理31230例次。“我们的使命任务就是‘传、帮、带’,尽全力帮扶永平,为永平人民的健康‘护航’。”金山医院对口帮扶永平县医院队长陶峰如是说。“通过手把手、面对面教和学,我们成长更好、更快。”永平县人民医院内一科副主任张姗姗通过向金山医院对口帮扶的老师认真学习,技术得到进步、理念得到创新,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