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举行白剧艺术传承拜师仪式
白剧艺术薪火相传,老一辈白剧艺术家欣慰地笑了。
老师(右)向学生赠送练功鞋,希望学生苦练基本功,脚踏实地学习白剧艺术。
白剧艺术家叶新涛(左)在向学生“传经送宝”。白剧艺术的传承,离不开“口传心授”的师徒传帮带。
向老师一拜,从此许下传承白剧艺术的一世承诺。
□ 记者 杨 磊 赵子忠 文/图
“我坚信白剧艺术一定会再次夺目绽放!作为白剧艺术的传承者,我们有责任把白剧艺术一代一代传下去。”6月17日,州白剧艺术传承拜师仪式上,著名白剧艺术家叶新涛的一席话让在场的每一个人感受到了前行的力量。
当日,州白剧团举行了1962年建团以来的第一个白剧艺术传承拜师仪式。老中青三代白剧艺术人才欢聚一堂,叶新涛、杨益琨、马永康、董汉贤、张绍奎、李琼芬、彭强、张亮山、李泽新、董凤琴等10位白剧艺术家,在州委宣传部、州文化体育局领导及州白剧团全体演职人员的见证下,接受了30名学员的拜师礼。
一段艺术的不解之缘、一杯拜谢恩师的清茶、一生延续的师生情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白剧”的精髓,由此代代相传。
“大幕一打开,美丽的苍洱风光、青瓦白墙的白族民居布景立即引起了现场的轰动。那年,我们在北京表演近两个月,广受好评。”1975年,白剧《苍山红梅》令世人瞩目,剧中阿梅的扮演者叶新涛也因此与白剧结下不解情缘,这是她表演的第一个白剧。此前,1964年,白剧《红色三弦》便在云南省“一炮打响”,使白剧走上了中国戏剧的大舞台。
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创作移植演出现代戏……在州白剧团的传承和发扬下,白剧这朵戏曲梨园的别致小花,绽放了它耀眼的光芒。《望夫云》《阿盖公主》《情暖苍山》《苍山会盟》《白月亮白姐姐》等剧目多次被选调到北京演出,并在国内外巡回演出,荣获“文华奖”“曹禺剧目奖”等省级、国家级大奖,团体和个人获国家级奖励近百项。
“白剧艺术的独到之处,就是它的融会贯通,不仅大理本地人听得懂,外地人也听得懂。其唱腔、音乐、舞蹈、服饰、故事内容等又保持了大理浓郁的民族特色。”著名白剧艺术家马永康曾担任过州白剧团团长,他认为白剧是大理白族文化一张不可缺失的特色名片,它是白族文化里不可替代的艺术瑰宝。
“无论我们到北京演出,还是到云龙县最偏远的山村演出,白剧都受到了观众的欢迎。特别是在偏远乡村,就像逢年过节一样热闹,人们拿着手电筒走很远的山路赶来看我们演出。” 叶新涛说。州白剧团建立以来,至今保持着“服务于群众”的优良传统,每年“送戏下乡”上百场次。这一传统,同时也奠定了白剧艺术在基层群众心里的地位。1992年,州白剧团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天下第一团”称号。
“我太爱白剧了,实在是太爱了。”对于心中的这份热爱,任何华丽的辞藻都显苍白,因为它已经深入骨髓。多年的白剧舞台生涯,叶新涛获得了“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家协会“德艺双馨”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等各种荣誉,退休后,她仍致力于培养白剧新秀和艺术人才,希望白剧的艺术之光永远延续下去。
“梨花开,春带雨。梨花落,春入泥。”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建团至今,白剧艺术舞台走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传承者,他们为白剧艺术倾注了青春的美好、全部情感和心血。
这次,中国戏剧“梅花奖”和“金孔雀表演大奖”得主杨益琨、“白州文化名家”张亮山,与前辈们一起收了学生。作为白剧艺术中年一代的代表,他们曾经与老一辈白剧艺术家经历过白剧的辉煌,然后又经历了院团改革。
多年来,白剧艺术舞台上的中年一代,一直执着守望,尽力传承。在前辈精神的鼓舞下,他们担当起白剧传承的责任,创作出一台台贴近群众生活的精彩小白剧,像当年前辈一样走村串寨,把白剧艺术的小花撒播在山寨、村庄、学校、企业……
“我是白族,对白剧有一种特殊情结,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们有责任把白剧艺术发扬光大,让它在中国戏曲的百花园里开得更加艳丽。”有白族“唢呐王”之称的张亮山因为“团里没有接班人”才开始学习唱腔创作,现在已自成一派。他说:“我非常希望有人能传承白剧唱腔创作的衣钵,把白剧唱腔艺术发扬光大。”
“今天我很激动,拜师仪式意义重大,有利于白剧艺术得到更好的传承。我也相信,今后还会有很多次这样的拜师仪式,白剧艺术传承一代接一代,永不停息。”十几岁就走进白剧艺术殿堂,杨益琨一直是白剧的忠实传承者。多年来,她一直广泛呼吁“保护和传承白剧艺术”。拜师仪式当日,当站在年轻学员面前,接过“拜师茶”的此刻,心情澎湃。她说:“白剧艺术的传承主要是靠‘口传心授’的传帮带,这些学员基础好,一定比我们学得好、学得快。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把自己的经验和技艺传授给他们,还要把自己对白剧的热爱和感悟传授给他们,更重要的是传给他们白剧团‘为群众服务’的优良传统。这样,白剧艺术之花才会永久绚丽绽放。”
“今天对我们来说是非常珍贵的,能够走进白剧艺术殿堂,能够拜老一辈艺术家为师,是我们的幸运。我们一定会秉承老师们热爱白剧艺术的精神,学好白剧表演技艺,传承白剧艺术精髓。”学员杨洋坚定地说。
有人说:拜师,是对艺术传承的一个承诺,是为了保护和传承。经历了50多年,白剧艺术舞台上几代人积淀下的智慧、技艺、精神、传统以及坚韧、创新,如今薪火传承,一代接一代。
白剧艺术的另一个鼎盛时期,我们满心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