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代表团继续审议省政府工作报告
本报昆明1月26日电(记者 陈耀) 1月25日,出席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的大理代表团全体代表,继续审议陈豪省长所作的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审查“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和计划、财政报告。
李江、张百如、梁志敏、杨宁、袁爱光、何华等参加大理代表团审议。
代表们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对2015年工作和“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了全面总结回顾,客观实在、实事求是;对“十三五”时期云南发展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作了全面阐述,对2016年工作作了安排部署。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
李江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和计划、财政报告体现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体现了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的要求,内容简明扼要、实事求是,符合云南省情。对规划草案和报告表示完全赞同。
李江指出,“十三五”时期云南一定要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确保同步实现小康,需要我们坚定信心,铆足干劲,着力解决存在的瓶颈、短板,实现纲要描绘的“十三五”宏伟蓝图。要重视几个方面问题,一是要破解制约我们同步实现小康目标的瓶颈。在推进“十三五”当中要形成共识,加强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五网”基础设施建设,使云南发展的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二是要补上产业发展不充分不优的短板。三是要补上人才短板。要把培养与引进结合起来,把激发各类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四是要打赢脱贫攻坚战。云南省88个扶贫攻坚县要摘帽,大理12个县市有11个要摘帽。“十三五”期间要全面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云南全面消除了贫困,也就为全面建成小康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李江强调,要实现“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十三五”描绘的蓝图美好宏伟,把蓝图变为现实任务比较繁重。“十三五”要开好局起好步,首先要做好今年工作。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的要求,首当其冲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篇文章,其次还要做好改革开放这一篇文章,建设好辐射中心。要始终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贯穿和落实在“十三五”的各项工作当中,用五大发展理念引领、指导今年的工作,抓好今年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同时希望大理今年为全省稳增长、为“十三五”开好局起好步多做贡献。
杨宁代表说,省长的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草案全面落实了省委全会的报告、决议,报告突出了“闯”这个关键字,规划草案紧紧抓住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三个定位,对报告和规划草案很满意。下一步,要把省委、省政府新的要求、理念、思路以及具体的目标任务落实到大理的各项工作中,主动支撑全省的发展。建议:一是在规划草案中,强化大理滇西中心城市的地位,坚定不移把大理作为滇西中心城市来发展,发挥大理在信息流、物流、文化、医疗、教育上的优势,分担中心城市压力、解决大城市城市病、优化滇西服务;二是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大理到攀枝花高速公路、宾川到南涧高速公路、云龙到漾濞高速公路列入规划草案,抓住大理到临沧高速公路已进入国高网的机遇,加快大理段建设速度,把大理机场迁建列入省重点建设项目;三是将洱海保护治理作为专项,给予洱海保护治理和滇池治理同等的支持力度,设立洱海保护专项资金,推荐相关PPP项目;四是召开各州市现场办公会,理清各州市的发展重点和思路,明确各地的招商引资重点方向,把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落实在州市,再布局到各县市,集中财力,形成攥起拳头发力的态势,支持相关州市的发展,推进云南发展。
袁爱光代表说,省政府的工作做得好,报告写得好,作得好,对政府工作报告表示满意和赞同,对计划、财政报告表示满意和赞同。建议:一是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更加突出各地的重点。要全省一盘棋,按照省委、省政府把大理建设成为滇西中心城市的要求和省政府批准的规划,把大理滇西中心城市建设纳入省的“十三五”规划中,并突出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大理机场迁建、铁路、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二是产业发展要排出重点,持之以恒扶持,做强做大。三是扶贫攻坚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政策措施要迅速研究具体,落地生根。在做好农村脱贫的同时,要重视城市贫困群体的脱贫。四是要进一步打好生态环境建设和民族文化发展两张牌,这是我省的优势,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依托优美的环境和优秀的民族文化,推动旅游等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