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鸡倌”创业记
1月5日,东川区汤丹镇中河村三股水小组的一片围栏里,施东正从玉米口袋里抽出手一扬,数十粒玉米随着指尖飞出,还没有落地,便被数百只飞起的土鸡一抢而空。
施东正从小就生长在这座目前已变成了鸡圈的老宅里,吃着家里生态的猪肉、鸡肉和蔬菜长大。
2011年同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施东正在上海做过投资公司顾问、在昆明投资公司做过业务主管,时间都非常短。
“在上海时,一次女朋友生病,买了只鸡来吃,根本吃不到鸡的味道。”施东正当时就萌生了回乡养土鸡的念头。
他回乡创业的想法遭到了父母的反对。“我们供你念大学,就是希望你能走出大山,能在外面考个公务员,找一个好的工作,如果早知道你要回到村里的话,那最多让读到初中就让你出去打工了,谁还会让你去上个大学花我们几万元钱。”
的确,在一个现在连公路都不通的村庄,要供出一个大学生实属不易,更不用说是一个同济大学生了。
施东正使尽了各种办法,还请出在养征稽查所上班的哥哥一起才勉强说服了父母,但表示他所有的事情家里一概不管。
2012年初,施东正通过网络和书本学了一些养殖技术,拿出所有的积蓄50000元,又东拼西凑借到了110000元,在村里围起了30亩左右的围栏,接通了水电,从广西进了2000只土鸡苗,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
“原来三股水小组有40多户人,现在只有10户,还有两户家里都是老人,绝大部分都外出打工去了。”施东正把村子里闲置的土地都用了起来,夏天种水稻和红薯,冬天种绿肥和白菜,并聘请2村民为他管理一人一年五千元;聘请了一个为他管里鸡厂,15000元一年。
由于经验不足,在为这些出蛋壳就买来小鸡脱温时,他没能缓慢降温,让它们从35度的温度慢慢适应正常温度,最后只活了300只,损失20000元。
东川区科协副主席张胜辉知道此事后,从紧张的工作经费里挤出5000元补贴了他,并养殖技术方面给给予了他很多支持,介绍他认识了养殖专业户张树芬,并帮助他完成脱温工作。
此后,他每一批都只进1000只,一个月或两个月进一次,再没有损失过。
鸡养出来了,销售又成了问题。 “当时一天一只都卖不出去啊!”施东正感叹到。当初他在东川区城区新桥河设了个销售点,一次拉20至30只,大部分时间都是又拉了回去。“今年以来,正常的循环起来,每天都能卖10多只,60元一公斤”。施东正笑了笑。为了保证不断货,他现在每个月进500只鸡苗,进多少出多少,还有昆明的商家前来订货。
施东正说,他的鸡厂已经实现了半机械化生产,有了微耕机,脱粒机和磨面机,并且让村民免费使用。村民们种出来的玉米再也不用人背马驼到数十公里外的集市上去卖了,2.5一公斤全部卖给他,费时费力拉到集市还卖不到这个价。
为了节省成本,还好专门安装了2盏黑光灯,下面铺开数个移动水池,夏天夜晚一打开灯,灯管发出和种引诱昆虫的波段,蚱蜢、苍蝇、蚊子等昆虫便纷纷聚拢过来,然后掉到水池里,成为了第二天早晨鸡们的早餐。
目前,施东正的生态鸡已经走上了正轨,但除去成本已所剩无几。“家里孩子的奶粉钱都是老婆出呢。” 但他心里有一种责任感,要给真正想吃健康食品的人,吃到生态健康的农特产品。
他说,随着美丽乡村,幸福乡村,城镇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农村的天地也变得宽阔了。农村经济总要有人来做啊,为什么许多村子房子都建起来了,而且很漂亮,但村民还是要出去打工,关键的就是村子里的经济没有发展起来,不足以致富村民。其实村民们外出去打工,如果没有技术,干苦力的话,除去房租和生活费,一年下来也剩不了多少,最多也就一两万元,如果在村里一年能有个五万左右的收入,他们一定又会回来的。
施东正计划利用村里水源好、空气好、土地资源丰富、河滩广阔等优势,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养鱼、养牛、养羊、种有机蔬菜,由村民们统一养殖,然后由他统一销售。把整个生态农业循环起来。然后再搞一个河谷旅游开发,让城里人来沙滩上捡石头,山坡上采花,田里体验种植,实现旅游、休闲、娱乐一体化。不但能留住村民,也能留住城里人,让他们来了一次还想再来,搞活中河村的经济。
“到时,所有这些产品将在全国各大电商网站上销售,让全国人民吃上东川自然养殖的牛、羊和鸡肉,品尝东川的土蜂蜜、面条和开花洋芋等有机蔬菜和食品。”施东正说出了心中炽热的梦想。 (通讯员 唐启荣 记者 李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