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择业新常态还需理性看待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显示,面对一线城市“厮杀”惨烈的市场行情,六成大学毕业生首选二线城市就业。此外,毕业生最看重的前三项指标为“晋升机会”“同事关系”“培训机会”,最不看重的是“他人认可”“管理他人”和“工作稳定”。不难看出,毕业生更多关注自身发展与和谐关系,对于“铁饭碗”并不十分看重。
六成大学生选择二线城市,“北上广深”真的降温了?事实上,目前这么认为难免片面,据统计,重点高校、特别是985高校的毕业生仍然更倾向于一线城市及沿海城市,去年广东省大学毕业生流入率高达15.8%(流入率=流入人数/总流动人数),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发展迅速的中小企业,特别是新兴行业已成为毕业生们求职的新宠,选择一线城市就业的毕业生们并不看重“工作稳定”,而更看重职业发展机会及行业发展前景,所谓的“逃离北上广”实际上是被动逃离,一线城市的政策走向总体处于收缩状态,离开北上广更多的是无奈,不可只看表面趋势就定义成一线城市无人青睐。
每一次大规模的经济变革都会带来财富的重新分配以及人才流动的新趋势,不可否认,大学生择业取向确实在不断转变,深究发生这种转变的原因,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大政方针催生了时下就业择业新常态。
国家政策影响大学生就业选择,促成新的地域性人才流动。去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一次中央财经小组工作会议上首提供给侧改革,去库存是供给侧改革中五大主要任务之一,而最需要去库存的便是二三线城市。目前,二三线城市的去库存压力较大,地方政府为了更好的完成去库存任务,纷纷制定惠民新规,例如,辽宁省会沈阳市发布《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从公积金贷款、契税减免、购租房补贴等方面,鼓励沈阳高校、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新毕业生买房和租房。在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地方政府出台有利于毕业生解决买房问题的政策成为毕业生选择在二线城市就业的理由之一,此外,二线城市相比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较低,收入也略高于三四线城市。
与二线城市积极吸纳毕业生不同的是,一线城市则采取收缩政策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其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成为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其教育医疗功能疏解方面,目前北京建筑大学大兴校区二期项目、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等项目均取得进展,北京高校需符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的功能,例如,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研究型功能,方可保留在原址,疏解先从本科开始,并且,北京将严控新增不符合首都功能的产业,严控在京高等学校办学规模,以收缩政策重新分配资源供给,以实现带动区域的整体发展。在一收一缩的双重作用下,毕业生选择二线城市更有利于个人的发展进步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除地域间政策收放的因素外,产业转型也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新兴行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大学生择业观念转变的重要原因。毕业生择业过程中最不看重“工作稳定”,“铁饭碗”真的不够铁了?以公务员报考情况为例,目前经济持续下行,传统产业亟待转型,就业压力实际上还是很大的,但即使这样,公务员报考人数却连年下降,确实是在降温,但是,以往的公考热也非正常健康的行业竞争状况,现在的公务员考试顶多算是逐渐趋于正常化,须认清网络频传的“公务员辞职潮”还言之尚早,目前仍是需要埋头苦干的双创阶段,并未成功的实现产业转型,经济发展潜力的二次释放,需要国内自身高新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
去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两次专门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提出“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大学毕业生择业逐渐趋向新兴的互联网产业,主观来看青年人一直是网络上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对互联网产业有着固有的亲切感和求知欲,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业的数据刺激,网络上接连不断的创业成功典型事例,特别是周围同学、朋友也有利用网络平台做出成绩的眼前实例,基于以上种种,青年学子们每天面对互联网时大有跃跃欲试之感,互联网迅猛的发展态势也与青年毕业生的理想抱负有所契合,潜移默化之下,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上逐渐倾向于能够不断成长和进步的平台,而不仅仅局限于工作的稳定程度。
青年才俊初登场,恰逢深化改革时,全面深化改革必将迎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助力下,大学毕业生不管从事何种工作,保持锐意进取的工作态度不能成为空话,先就业后择业的方式值得借鉴,稳定的工作不代表一劳永逸,火热的新兴产业还需深耕勤作。(时事评论员 蒋新宇)
编辑:袁思思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