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刻在乌蒙大地的坚强奋进 鲁甸地震灾后一周年探访记
一年前,一场大地震,百万余群众失去祖祖辈辈生活着的美丽家园;
一年来,在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墟下,一个个美丽安全宜居的新村庄正在山谷里重建。一所所学校、卫生院,一条条遭遇地震损毁的公路……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正按计划强力推进;公共服务、产业发展、地质灾害防治和生态环保等重建工作也在有序地推进,昔日破碎的家园如今处处焕发生机,曾经悲伤笼罩的村庄有了欢声笑语。
鲁甸“8·03”地震震后一周年之际,灾区漫山的花椒正在成熟,记者探访鲁甸地震灾区强烈感受到:在曾遭遇巨大撕裂的土地上,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灾区的人们胸怀感恩,正从地震废墟上站起来,从地震带来的阴影中走出来。
废墟虽犹在,新家园已拔地而起。本报记者在鲁甸震后一周年之际探访灾区,包保干部、基层干部、受灾群众用他们的亲身实践,讲述了一个个精彩的故事。
鲁甸县龙头山镇光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谭德军:
“恢复重建一年跨越三十年”
“借助恢复重建机遇,光明村修通了长21公里6.5米宽连通周边乡镇的油路主干道,21个社修通了60多公里6.5米宽的通组油路,2000多户人家全部建成了4.5米宽的水泥硬化串户路;8000多村民喝上了祖祖辈辈做梦都不敢想的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结合统规统建点还建起了占地55亩有300多个门面房的花椒专业市场,为花椒村产业发展拉长了产业链条;此外,还新建了学校、幼儿园、卫生室等公共设施,光明村在恢复重建中一年跨越了三十年。”
地震一周年重访光明村,一见面,精明干练的“花椒支书”谭德军便激动地告诉记者。“这样的房子可以抗8级以上地震,不但安全,住着也舒适。”谭德军边说边带记者走进一户已经封顶的楼房。这是一幢全钢结构二层半楼房,每层6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一楼作门面用,二楼有两个卧室和一个客厅,三楼一个卧室和一个30多平方米的晒台。
“去年8月3日的大地震,使这个坐落在半山腰上的‘花椒村’瞬间变得满目疮痍,全村2000余户群众8000多人全部受灾,大家只穿着一件褂子就逃了出来。”谈起一年前的惨状,谭德军似乎又回到那不堪回首的日子。
行走在光明村新街子安置点,这里集中安置着299户受灾群众,一年前的废墟已经不见,只见四横两纵青瓦白墙坡屋顶的商住一体的钢构房魔术般崛起,新集镇上,学校、医院已经建起,施工人员正忙着民房附属工程、街道硬化等扫尾工程,一年前地震带来的满目疮痍已经淡出视野。
“在鲁甸6.5级地震中,光明村是受灾人数最多、重建户最多、重建任务最重的村,一年来,我们借助灾后恢复重建,不但建起了安全美丽的新楼房,建起了村级新集镇,还实现了路通、水通,是灾后恢复重建速度最快的村。” 探究光明村“速度最快”的原因,谭德军说,一是群众懂得感恩,二是抢抓机遇意识强,三是超前谋划。他说,道路通行能力差,资源性缺水是制约光明村发展的两大瓶颈。为修通全村村组路,串户路,彻底改善路网结构,修路占用的几十亩土地,全部都是群众无偿让出来的,没有提一分钱的赔偿要求。最让人感动的是破窑子村民小组8户人家为修建一座村组公路上的水泥桥,世代饱受交通不便之苦的村民们,在国家补助资金不够的情况下,家家户户自愿捐资,少的1.5万元,多的达2.2万元。45岁的村民刘兴富在架桥中不慎摔下300多米的悬崖献出了生命,妻子浦恩巧坚强地对前往慰问的镇村干部说:“修自己的路,死了值!”
为解决资源性缺水问题,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市县乡包保干部通过深入调研,投资2700多万元,从15公里外引来甘泉水,彻底解决了光明等3个村近两万受灾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回想起今年4月初村里通水的情景,谭德军记忆犹新。
“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这是今年1月19日习总书记在鲁甸灾区考察时拉着我的手说的话,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谈起习近平总书记接见时的情景,谭德军幸福地说,“结合光明村花椒产业规划,村里在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建起了村级花椒专业贸易市场,新市场投入使用后每天可以达到30吨,交易量将增加三成。”“花椒支书”谭德军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