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关县“死水潭”到“聚宝潭”的华丽转变
近日,记者来到木杆镇木杆村海子村民小组的养鱼场,只见这里四面环山,绿树葱郁,鱼池里欢快跳跃的鱼儿和鱼塘纯净清冽的流水,不禁让人想到回归自然和悠闲的田园生活。
据鱼塘管理员介绍,这里曾是一个荒芜的死水潭,人们还经常会滑到在水潭里。有今天的模样,还得感谢家住木杆村铜厂沟的村民贾正彬的一次偶然。每次忙完事从集镇回家,贾正彬都要路过海子村民小组的这个荒芜死水潭。一次贾正彬不小心在潭边摔了一跤,翻身爬起来后,便坐在潭边休息,看到眼前这个杂草丛生的死水潭,贾正彬突发奇想,觉得可以在这里养鱼,因为这里水源不错、植被茂密、生态环境也很好。贾正彬说干就干,第二天他便买来鱼苗放了进去,八个月后,再钓起这些鱼儿时贾正彬发现,当初的鱼苗现如今都已长得肥硕无比,吃起来也味道鲜嫩。
于是,贾正彬决定要在这里养鱼,但单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可不行,如果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这样才能进行规模化养殖,才能实现更大的收益。于是贾正彬想到了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把养鱼业纳入合作社,带动更多的乡亲致富。有了这一想法,贾正彬便积极联系渔业部门,他的构想立即得到渔业部门的肯定与支持。
但让贾正彬在没有“前车之鉴”的前提下要想拉到更多的农户加入养殖投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在当地也根本没有谁养过鱼,最开始贾正彬也是四处碰壁。最后终于邀请到了加上自己在内的7户农户一起出资筹建。因为信心十足,仅用4个月时间便建起了养殖水面达20亩的鱼池。在这偏远的木杆村,村民们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大规模的养鱼池。随后,7户农户又共同贷款筹资40万元,到重庆进购了草鱼、鲤鱼、花鲢鱼等品种的鱼苗7万多尾。
养鱼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今年7月,合作社便经历了一次风险——鱼池里的鱼儿生病了,这让社员们束手无策,经过专家指导,鱼塘消毒,喂药,病情完全得到控制。
由于渔业部门处理及时,贾正彬他们的鱼池没有出现太大的亏损。而这次经历,也让贾正彬决定要好好一下养鱼技术。于是,贾正彬订阅了水产养殖方面的书籍,并多次到渔业部门请教专家。通过不断的摸索实践,最终掌握了一整套养鱼技术。
经过了风险后,贾正彬等几位成员对鱼儿的管护更加小心了,每天清晨7点左右,他们起床要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巡塘,检查鱼儿的情况,如果发现鱼儿缺氧,他们会立即打开水中的增氧机。每天两次的巡塘结束之后,接下来是投放草料,有的鱼喜欢吃草,有的鱼喜欢吃饲料。这七万多尾鱼每天要吃草1000多斤,每天的绿色生态饲料也要投放数百斤。
目前,池里鱼儿的长势喜人——每当太阳照着鱼池,池里的鱼儿一会儿浮在水面,一会儿又调皮地窜入水中,看着着实可爱。而这些也让合作社的社员们对养鱼也有了盼头。
据木杆村海子村民小组养鱼合作社管理员介绍,从今年养殖的情况看,能带动创收产值在五、六十万元左右。
卖鱼也好,养殖技术也好,自己不懂的可以让合作社帮助,参加合作社,让大家吃了定心丸。现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也看到了其中的发展商机,还没有加入合作社的想加入合作社,加入合作社的想再扩大规模。养鱼前景可谓是一片大好,但贾正彬琢磨着这样做只是发展的第一步,要想让周边的群众早日共同奔向小康,还应该采取多种经营、多项发展的思路,利润才会更加可观。于是,贾正彬正和社员们商量,准备再扩大鱼塘规模,在附近建一个农家乐,供人观光旅游,尽享垂钓、休闲之乐。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还可以让周边的群众不外出打工就能挣到钱,让这个荒芜的水潭变成群众致富的“聚宝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