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多肉植物市场走低 部分产品价格拦腰斩半
“开始养就自己配土,从不买配好的成品土,从跟马路边烧饼铺要煤球到星期天去河边淘沙子,还有半夜工地上鼓捣石子,统统干过,而且干得热情无比、无怨无悔!”一位网友这样描述自己养多肉的经历。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起,身边的“肉粉”逐渐多了起来,过去躲在犄角旮旯的多肉,如今成为各大花商主推的商品。不少“肉粉”在投入热情和金钱的同时,也在感叹“一入肉坑深似海,从此绿植是路人”。
水涨船高似乎也是一种必然,从几十元到上万元,多肉价格在过去两年一路看涨。不过,最近记者走访斗南花卉市场发现,随着卖家的增多,一些品种价格已经持续走低,甚至拦腰斩半,疯狂的多肉或将不再疯狂。
粉丝多 卖家笑开颜
在西坝路附近上班的小胡从2008年起就开始养多肉,一直坚持到现在,算得上资深“肉粉”。“一个朋友告诉我,多肉是一种很奇怪的植物,别的植物需要很多呵护,多肉不是这样,你对它倾注越多的心血,它反而会死得越快;不过,多肉也很倔强,你只有收获了它的芳心,它才会开花,且一旦开花很快会死掉。”和多肉结缘后,小胡就陷入了一个怪圈:不断想买新品种,有了新品种就需要买更多的盆和更多的土,盆多了土多了以后,又会买更多的新品种。
现在,小胡家里的阳台上常年保持着50盆左右的多肉。不过,小胡说,和她的同事晏尼比起来,她要节制很多,她一般只会选择60元以下的品种购买。晏尼是在小胡的带动下才对多肉有了兴趣,但一年下来却发现自己越陷越深。
“我是从2014年3月才开始养多肉的,比较喜欢收集姬莲系、包菜系等品种,一年下来已经花了几千块钱。”晏尼说,她曾花200多元买了盆纸风车,死掉了不甘心又买了一盆,但和一些“大神”比起来,她实在不算什么,一年花上几万元钱的大有人在。
“肉粉”的增多催生了多肉经济的发展壮大。在斗南经营花卉生意多年的刘群勇看到了商机,从2014初放弃了经营多年的盆景,转而主打多肉的批发和零售,现在一个月下来已有三四十万元的营业额。“刚开始那会,货源比较少量不算大,现在经营的品种有两三百个,营业额90%以上都来自多肉,原先经营的盆景反而显得可有可无了。”刘群勇指着一株名为桃之卵的老桩告诉记者,“这盆老桩是进口货,叫价2000元也不愁卖,刚才有个客户出价1400元我都没有卖。”
卖家多 行情现低迷
但并不是所有的商家都像刘群勇那样赚了个盆满钵满。在花花世界,随着经营多肉的商家越来越多,一些商户直言生意越来越难做了。很多时候,一天下来赚的钱甚至还不够交摊位费的。
“以前在老市场那边,经营多肉的摊位还不算多,搬到花花世界以后,一下子多了很多家。最初经营多肉的时候,周末一天可以卖六七千元,平时也有个两三千元,现在周末的时候最多不过两三千元,平时一天下来只有个三四百元钱。撇开成本、租金等也剩不下什么了。”谈起多肉的经营现状,商户赵磊大倒苦水。
正如赵磊所言,现在的花花世界,经营多肉的有数十家之多,在现场记者看到,很多摊位因为长时间无人光顾,商家或者闲聊、或者用手机打发时间。一位商户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一些普货的价格也跌得厉害,同样的静夜、钱串,高峰期卖到80元一小盆,现在只要35元;茜之塔也从高峰期的50元降到了20元。
“不少普货的价格几乎跌了一半左右,观音莲、玉珠帘、玉葡萄等品种以前都能卖到10元左右,现在明码标价5元也不一定有人卖,遇到砍价的顾客,有时候4元也就卖了。”商户刘国民说,现在普货的价格普遍走低,销量也大不如从前,“隔壁的那个摊位昨天总共才卖了10块钱,前天也不到100元,连摊位费都不够,我这边稍好一些,但也就一两百块。这要放在以前,一天下来少说也得有个一两千元钱。”
长期关注多肉的省农科院花卉研究所草本观赏植物研发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吴学尉印证了上述商家的说法。他告诉记者,近年来,红宝石,马库斯,蓝鸟,黑王子,黄丽,火祭,初恋等品种价格跌幅明显,普遍在一半左右。
来源:昆明信息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