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50多种土著鱼实现人工繁殖 这些鱼娇贵难养产量不大

15.09.2015  16:24

  经过科研人员几十年的倾心研究,我省已有,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见得最多的却是罗非鱼、草鱼、花鲢鱼等,想一睹土著鱼的真容还真不是一般的难。这是为什么呢?据悉,进行土著鱼的人工驯养繁殖,首要任务是野外种群的增殖放流,满足土著鱼类的种群保护。受限于养殖时间、养殖成本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土著鱼类中走上商业化推广养殖的品种为数不多,老百姓想常见、多见,甚至一品它们的味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什么要人工繁殖?

  首要任务是做好种群保护

  做土著鱼人工繁殖,一看它的经济价值,二看它的科研价值和濒危程度。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系统进化与生物地理学组潘晓赋副研究员说,目前我省开展土著鱼类人工繁殖研究,主要目的是野外种群的增殖放流,更多是满足土著鱼类的种群保护,比较少涉及土著鱼类的产业化发展。土著鱼类的产业化发展更多依赖于土著鱼类的经济性状,以市场需要为导向,而土著鱼类的保护是基于野外种群数量,在保护过程中尽可能地将其自然属性保存下来。

  据悉,鱼类增殖站和各类养殖场成为众多土著鱼类的最后庇护地。鱼类人工增殖放流属于迁地保护的范畴,是指通过向公共水体投放由人工繁殖而获得的苗种或经人工培育后的天然苗种,以达到恢复其自然种群的目的。鱼类增殖放流是主动增殖资源的活动,是国内外通用的养护水生生物资源、修复水域生态和促进渔业增效的有效手段。

  科研人员表示,在鱼类保育实践中,应多种措施并行,相辅相成。过去,由于对水产养殖和人工繁殖技术的认识存在误区,鱼类种群恢复计划为了最大限度保持濒危鱼类的野生状态,常将鱼类增殖放流排除在外。濒危鱼类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甚至接近灭绝时,增殖放流才被认为是拯救野外鱼类种群所能采取的最后手段。人工增殖放流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许多土著鱼类能够在最后的庇护所(鱼类增殖站和各类鱼类养殖场)内生存,并为突破其人工繁殖技术提供可能。

  云南进展到啥程度?

  有些土著鱼已能轻松买到

  据悉,目前,已有一些人工繁殖成功的土著鱼类在商业化养殖上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当地市民比较容易就能购买品尝。

  比如产量最高的丝尾,2007年人工繁殖成功后就开始在西双版纳、普洱、红河、文山和德宏等地推广养殖,现在一年大概有两百多吨的产量,算是已经形成产业化。据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水产站的数据显示,2012年勐腊县在勐腊镇、勐捧镇示范推广1000亩(混养);2013年开展扶贫项目推广养殖820亩;2014年新增养殖500亩。还有,玉溪当地3年前就开展稻田养殖元江鲤,到现在已经有一定的产量。

  而云南六大名鱼中的滇池金线鲃,上世纪60年代以后,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1986年时在滇池湖体中已几近绝迹,仅在湖周少数支流的溪流和泉池中保存有少量个体。2000年开始,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杨君兴带领的课题组,开始对滇池流域的滇池金线鲃分布、数量和栖息地等进行调查。终于在2006年,首次实现滇池金线鲃人工繁殖成功,当年繁殖鱼苗1000余尾。与此同时,云南省水产技术推广站也实现了滇池金线鲃的人工繁殖。这两家单位多次在滇池水体中放流鱼苗,以恢复滇池中的种群数量。通过今年的监测发现,滇池金线鲃为肉食性鱼类,食物主要为虾、银鱼和虎鱼,放流后,银鱼种群规模减小。

  此后,当繁殖到子二代时,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始拓展商业养殖,与公司和农户合作,在文山、会泽等地开始推广养殖。课题组潘晓赋副研究员说:“市场上已经有一点成鱼卖了,但数量不是很大,每年大概有两三吨。目前文山市设有3个体验店,一公斤活鱼卖到600元左右。

  2012年,依托省环保厅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项资金,课题组进一步优化人工催产和孵化、疾病防治等技术。“通过技术体系的优化和繁殖亲鱼群体的适当扩大,年产鱼苗能力从20万尾提升到100万尾以上,每年除了向滇池回放二三十万尾外,还有很多鱼苗可以做养殖推广。”目前,课题组和昆明的一些养殖户也建立了合作,扩大滇池金线鲃的人工养殖规模,几年后昆明市民也可以吃上滇池金线鲃了。

  未来发展难度在哪?

  5大因素制约产业化发展

  采访中,科研人员提到,土著鱼类的产业化发展,面临很多难题。

  一是饲养周期长——云南土著鱼类的野生群体本来就小,比如滇池金线鲃,生长速度慢,两三年才能达到性成熟,而四大家鱼(青、草、鲢、鳙)养殖一年左右即可上市,是制约其产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是适应环境难——池塘环境与野生环境的巨大差异,导致野生鱼类从野生环境进入池塘环境需要漫长的适应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疾病暴发、死亡等都是常事,这也是土著鱼类“娇贵难养”的原因。

  三是耗费时间长——土著鱼类产业化发展所耗费的时间都比较长,在长期的产业化发展过程中所耗费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得更多,相对于本地土著鱼类产业化发展,从其他国家或地区引进新的养殖品种更容易获得推广成功、并形成比较大的养殖规模和成果。因此,仅靠几个科研院所里一小部分研究人员远远不能满足土著鱼类产业化发展的需求,在产业化过程中还需要更多人参与并长期坚持。

  四是经费投入少——目前,科研经费对土著鱼类产业化的关注和投入相对较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土著鱼类的产业化进程。

  五是技术不完善——养殖户对土著鱼类产业化的期望值很高,但因技术环节有待完善,养殖存在一定的风险,养殖户参与度较低。

  揭秘

  这些鱼儿都很任性

  搬到池塘它就不产卵

  人工繁殖土著鱼,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据科研人员介绍,土著鱼通常生活在江河湖泊里,数量少,亲鱼(指发育到性成熟阶段,有繁殖能力的雄鱼或雌鱼,也叫种鱼)难捕捉。如果捕捉到的亲鱼刚好性腺成熟,那就非常好了,可以进行人工授精;如果捕到的亲鱼性腺不成熟,或者捕到的是小鱼,就只能拿回池塘里先养着。可这些土著鱼在江河中生活惯了,到了池塘里多半会“水土不服”,要么是养不活,要么是养活了性腺也不成熟。

  拿长薄鳅举例,这是一种很有意思、让研究人员琢磨不透的鱼——它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及其附属水域,栖息于江河底层。在江河里捕捞时性腺是成熟的,可以做人工授精;但养在池塘里后,就算原来是性腺成熟的个体,之后性腺不仅不会发育,反而会退化。

  又比如大头鲤,由于和其他鲤鱼杂交,导致性状退化,纯纯的大头鲤已经找不到了,样子相似的大头鲤产量也不多,开展提纯复壮研究难度很大。

  还有的鱼,连亲本都找不到,更谈不上开展人工繁殖了。比如非常出名的大理弓鱼,过去是用来做“大理砂锅鱼”的主料。它的学名叫大理裂腹鱼,仅分布于洱海流域,是国家Ⅱ级保护动物。遗憾的是,众多单位的科研人员找了很多年,但一直都没有发现,似乎已经绝迹了。

  2013年统计显示

  全国淡水鱼类

  大概有1583种

  云南省有629种

  占全国39.93%

  其中土著鱼594种

  外来鱼35种

  目前云南已有8大类50多种土著鱼

  实现了人工繁殖

  野鲮亚科:6种

  戴氏孟加拉鲮(墨脱华鲮)、云南孟加拉鲮(云南华鲮)、腾冲墨头鱼、桥街墨头鱼、东方墨头鱼、暗色唇鱼

  代表:暗色唇鱼

  鲤亚科:6种

  元江鲤、大头鲤、春鲤、杞麓鲤、岩原鲤、滇池高背鲫(鲫鱼)

  代表:滇池高背鲫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滇池及其水系中,自然形成了三倍体鲫鱼种群,所有的鱼都是雌性。这种鱼,不用交配就能产下受精卵。目前,在一些地方有养殖,但数量不多。

  裂腹鱼亚科:9种

  云南裂腹鱼、短须裂腹鱼、小裂腹鱼、南方裂腹鱼、昆明裂腹鱼、光唇裂腹鱼、灰裂腹鱼、软刺裸裂尻鱼、硬刺裸鲤

  代表:短须裂腹鱼

  鲇形目:6种

  鲇、胡子鲶、丝尾、叉尾鲶、巨、中臀拟鲿

  代表:巨(俗称面瓜鱼)

  分布于澜沧江、怒江和红河水系。研究人员花了12年时间,于2012年实现人工繁殖成功后,目前已经累计在澜沧江流域增殖放流200多万尾,正在普洱、红河、玉溪开展人工养殖试验。

  鲃亚科其他属:9种

  云南倒刺鲃、光倒刺鲃、抚仙吻孔鲃(抚仙四须鲃)、异口新光唇鱼(墨脱四须鲃)、软鳍新光唇鱼(软鳍四须鲃)、保山新光唇鱼(保山四须鲃)、云南光唇鱼、金沙鲈鲤、后背鲈鲤

  代表:保山新光唇鱼(保山四须鲃)

  亚科白鱼属:4种

  抗浪白鱼、星云白鱼、程海白鱼、嵩明白鱼

  代表:抗浪白鱼

  抗浪白鱼在抚仙湖周边有一些养殖,但量最多的还是在石林、宜良。

  鲃亚科金线鱼属:6种

  滇池金线鲃、抚仙金线鲃、尖头金线鲃、阿泸金线鲃、曲靖金线鲃、西畴金线鲃

  代表:滇池金线鲃

  俗称金线鱼,是滇池特有鱼类,属国家Ⅱ级保护动物,为中国濒危特有鱼类。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滇池水体的主要经济鱼类之一,后来从滇池湖体消失。2006年后突破人工繁育技术。

  其他:5种

  长薄鳅、大刺鳅、攀鲈、泥鳅、花()

  代表:长薄鳅

  它是中国的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长江中上游干支流及其附属水域,栖息于江河底层。

  (数据来源: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春城晚报 记者 杨质高 采写 图片 田树魁 薛晨江 陈小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