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融合打好两张牌 三张名片响当当
在这里可以见证“立竿无影”的天文奇观,在这里可以感受历史深处的古镇余韵,行走在街上,时不时就会看到一对对双胞胎在你面前走过。雕檐花格窗,厢耳房隼扣,在碧溪古镇,你会惊奇地发现穿着哈尼族服饰的老妪正拿着报纸看得津津有味,还有三两个老人坐在一起谈天说地,细细一听,他们交谈使用的语言你却听不懂,汉文化与哈尼文化在这里得到了最融洽的接合。这就是全国唯一的哈尼族自治县——墨江县,如此独特神奇的地方,正是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好地方。近几年来,墨江县以融合打好“文化牌”和“旅游牌”这两张牌为抓手,打造了“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响当当的名片。
文化牌:打造品牌 丰富内涵
墨江县是中原文化与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的结合点和交融点,两种文化的碰撞,使这里既容纳了中原文化的先进思想,又保留了完整的哈尼文化体系。生活在墨江县的哈尼人民有着悠久的历史,他们从游牧到迁徙再到农耕,每一个阶段都创造了令人瞩目的文化。回归文化、迁徙文化、梯田文化、茶马文化等无不彰显着墨江哈尼文化的特点,因此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必先打好文化这张牌。
发展中,墨江县以构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重点,积极创新机制,不断探索投资主体多元化、节庆运作市场化的新路子,广泛吸引外资和民营资本进入文化旅游开发,加强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和开发利用,整合文化资源,以民族文化为特点,以北回归线文化、茶马古道文化、哈尼民风民俗为看点,以双胞胎文化为卖点,通过举办哈尼太阳节、国际双胞胎节,全力打造“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文化品牌,推进文化与经济相结合,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品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使文化产业增加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除北回归线标志园、碧溪古镇、双龙烧烤城、太阳广场、月亮广场、金马通关等景点以外,在建、启动、拟建的双胞小镇、双胞文化园二期工程、提升改造的北回归线标志园等不断丰富着墨江的旅游文化内涵,文化资源不断开发挖掘,传统舞蹈《哈尼族牛皮鼓舞》、歌舞史诗《阿迷车》、叙事长诗《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等等,这些独具哈尼文化特色的歌舞传统被充分挖掘、保护、传承。
除此之外,墨江县还以那哈、泗南江电站库区休闲垂钓资源和气候优势为依托,充分利用自发形成的客源群体,举办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冬季垂钓大赛,并采取通过各类钓鱼网站营销等手段,全力打造“北回归线大江野钓胜地”;利用泗南江连片的万亩桫椤,大力开发桫椤林文化区、森林游憩区,打造泗南江桫椤林旅游区;全面整合易地搬迁、生态综合治理等新农村建设工作,抓好特色哈尼民居、民俗文化、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围绕核心景区,结合瓜果、蔬菜、经济作物为重点的农业庭院经济,发展体验型旅游经济,建设具有民族特色地域文化的“美丽乡村”旅游精品项目。
充分发挥泛亚铁路过境和昆曼大通道主动脉枢纽作用,打造“北回归线旅游区”。以“双生养儿、宜居养老、健康养生、回归体验”为重点,按照“城在林中建、林在城中长、人在林中游”的宜居宜行宜游绿色山地城镇建设理念,加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规划衔接。
旅游牌:拓展市场 提升服务
墨江县在抓好民族文化载体的同时,充分利用文学艺术、新闻出版、音乐舞蹈、影视歌曲等载体,制作原生态歌曲,本土音乐MTV,将民族传统文化通过文字、图片、声像、歌舞等形式广为传播。通过打造“双胞节”,扶持民族原生态文化艺术团体,加强与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沟通联系,全方位宣传推介哈尼文化,提升哈尼族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进哈尼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通过双胞之家网站、电视、报刊杂志、画册等媒介,利用参加各类政府或企业开展宣传推介会及省内外各种节会等方式,充分挖掘全县文化旅游产品资源、亮点和卖点,加大宣传力度,拓展旅游市场。
除此之外,墨江县认真筹办夏至日活动,加强对墨江旅游景区的宣传,提高景区知名度;积极“走出去”, 节前、节中将旅游宣传折页发放到各星级旅游饭店、景区、重点旅游接待餐厅和游客服务点,对节庆活动和旅游产品进行宣传;参加省、市组织的旅交会或旅游推介会;注重旅游政务信息报送等等。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宣传推介墨江县旅游产品,拓展新的旅游市场。
在加大景区宣传,丰富景区内涵的同时,墨江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功能,提高接待服务能力。加大县城停车场和公厕建设力度,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改善宜居宜游环境;争取通过招商引资,尽快启动一批高、中档酒店建设,不断提高旅游团队接待能力,提升住宿档次;积极挖掘推出哈尼美食菜系(谱),研究紫米、特色生态和绿色养生等食谱,借助哈尼美食城、双龙烧烤、宾馆酒店、特色农家园、特色餐饮店等企业,着重推出哈尼美食菜谱,凸显美食养生特色;加快盘活双胞小镇商业区,尽快形成系统的购物场所或商业街、步行街,积极研发地方特色文化旅游商品,丰富和提升旅游产品,做精旅游产品购物市场;积极引导开发以哈尼文化、回归文化、双胞文化为主题文化的餐馆、酒店、酒吧、广场、会所(馆)、歌舞、剧院、健身馆、训练馆、比赛场、会展馆、茶吧、饮品吧、咖啡吧等文化旅游企业;通过完善政策措施、制定保护规划、整活政策项目资金,加强保护拓展,推动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工作;打造碧溪古镇、金马通关文化名镇,实施农村特色文化品牌战略,着力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民间工艺、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等特色旅游产品项目,积极培养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可以说,墨江县正依托地缘文化特点,提炼民族文化理念,强化民族精神的感召力,将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把文化产业作为经济增长手段,充分展示着“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响当当的名片,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记者 陈景锋 张国营 刀琼芬 通讯员 杨丽萍)
来源:普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