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塑料花占祭品80%以上 白色污染包围墓地
在昆明一墓园内,墓地前摆放的大多是塑料花 首席记者张玉杰/摄
随着环保观念的普及,清明节期间,很多市民手捧鲜花代替香烛寄托对亲人的哀思。但市场上各种塑料花也在争奇斗艳,招揽市民购买。
据昆明的部分公墓统计,清明小长假三天,塑料花占祭祀祭品的80%以上。有关专家表示,任何祭品和祭祀方式,是寄托对亲人哀思的表达形式,都值得包容。但值得注意的是,塑料花不易降解,请相关部门注意把关,别制造大范围“白色污染”。
市场:
摊贩一天卖出上百束
昨日是清明小长假最后一天,昆明市内一些鲜花批发市场,不少店铺门口都还摆着各种塑料花、绢花、布花、发财树等祭祀品。这些塑料鲜花颜色种类很多,很多插在塑料盆上,包装上均无厂址、合格证,基本属于三无产品。
“用价格便宜的塑料花来祭拜,既能表达对故人的敬意,又不会产生火灾。”在岔街花卉市场,市民严女士正在精挑细选,花费10元钱买了3束塑料花。为何不买鲜花?她立即回答“价格是塑料花的3倍”。以往到清明都买点纸花,“年代不一样,花也该换款式了”。
“大家都在卖。”趁清明节最后一天,不少店主开始降价,两天前5到8元一束的塑料花,昨天卖到了10元钱3束。菊花价格依旧为10元一束,花篮的价格为50元至80元不等。清明3天卖得最多的还是塑料花。
在一些公墓的进口,也有不少售卖塑料花的摊位。这些塑料花的质量普遍低劣,很多拿起来就掉了花瓣,还有刺鼻气味。在黑林铺前街摆摊的一些摊主表示,这些塑料花大多出自手工作坊,一天能卖出上百束,销量基本和去年持平。
“买塑料花也不划算,放不了多久,有些商贩还会去墓地里把花偷回来继续卖。”一些大街小巷也出现塑料花的身影。这些摊主表示:“塑料花不仅可以当作清明花,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摆放。法律并没有禁止不准销售塑料花,工商部门也只能对经营户进行劝导下架。要提倡环保,只能靠市民自觉拒买。”
公墓:
塑料花占祭祀用品的80%以上
“每次清明节,塑料花和一些祭祀品都堆成山,每天工作人员都要清扫2次以上,再作为城市垃圾统一交给环卫部门清理运走。”昆明市殡仪馆相关负责人介绍,馆内共有近3万个墓穴,今年清明节3天,共有6.8万人来祭扫,“市民携带的祭祀品中,依旧少不了绢花、香烛,而塑料花占90%以上”。
根据玉案山公墓管理方统计,3天来共有4万余人上山扫墓,其中塑料花占到80%以上。不过,很多塑料花摆在花瓶内,若被风吹走后由园区工作人员进行清理,再统一进行焚烧。焚烧时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和致癌元素,呼吁市民尽量使用鲜花祭祀。
“有些祭祀的市民图一时方便,用塑料花祭祀,还有上坟放炮、烧纸的习惯,祭祀遗留物会严重污染公墓的环境。”一些公墓的相关负责人介绍,塑料花受市民青睐,不光是价格便宜,还因为它的保存时间长。
在公墓管理方看来,鲜花价格贵、保质期短,却是最好处理的,或腐化或深埋,也能被土壤吸收,不会污染环境。有些人在清明祭扫时插上塑料花,等到下年冬至扫墓时再替换,难保中途会被风吹走,更换时又被随意丢弃,产生不少垃圾。
“塑料花不易降解,若是深埋降解耗时长,还会对周边土地和空气造成污染。”昆明市殡仪馆相关负责人补充,遇到大风天气,塑料花还会飘上天,保洁员加班加点也打扫不完。
专家
相关部门须严控 市民也要自觉
为控制清明节祭祀产生的“白色污染”,全国不少城市颁布“限塑令”。早在2年前,江西省九江市颁发了《关于清明祭扫禁火禁用塑料祭祀品的通告》,严禁携带塑料花等不易降解的祭祀品进入公墓区。
“哪怕是烧纸钱,可能是农村最易接受的方式。不管利用哪种祭品或祭祀方式,都是对已故的亲人寄托哀思的情感表现形式,都值得社会包容。”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杨根来教授表示,如果出现大规模的塑料花产生的“白色垃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政府相关部门要引起重视,并及时进行引导和干预。
杨根来补充,仅靠单一的行政命令难以消灭“白色污染”,对“白色污染”的治理,要加强全民族的素质教育。呼吁全社会能从我做起规范自身行为,选择清明扫墓“低碳行”,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都市时报记者 周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