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官微被盗+荒废 毛病究竟出在哪儿

24.11.2015  11:09

    11月21日,网友发现,江苏仪征、安徽明光等多地基层官方微博接连爆出某明星的不雅照,且内容基本一致。作为发布不雅照的政务微博之一,“迎江社区”的所属单位扬州仪征市真州镇迎江社区回应称,密码被盗,目前已报案。该社区称,当初开通官方认证微博是为了方便政务通报,至于后来为何被荒废了,不知情。也有网友爆料称,这些发送不雅照的官微,都被外包给了商业机构。(11月23日《现代快报》)

    好一个官微荒废,“也不知情”!基层部门、街道、乡镇、社区单位,当初整齐划一的开通微博、微信认证账号,确实是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为此还制定了相关的考核任务。基层官微闲置、荒废,跟上级有关部门督促不严、未能按照社交媒体特性进行考核有关,但说到底,具体的部门、社区等单位重视不够,责任心不足才是更重要的原因。否则就无法解释,同样是不够严格督促和考核下,各地仍有一些基层单位的认证微博和微信办得有声有色,不仅受到所在地居民的欢迎,给居民、企业及外来游客带来了便利,而且还多多少少有了些小名气,为地方和政府的形象加分。

    不在少数的基层单位,对于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认识存在偏颇,要么因为带有官本位意识,对互联网、互联网舆论、民众参与抱以轻视态度;要么则是因为不了解,产生了畏惧心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害怕“多说多错”、自找麻烦。这种情况下,上级有关部门下发统一开通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认证账号,基层单位多存有抗拒意识,因而在账号开通后始终保持沉默。为了避免在上级部门的考核中排名末位而受到问责,这些基层单位通常会用食谱、风花雪月的文字、旅行地风景图片来“刷个存在感”,证明自家不是所谓的僵尸账号。

    另一些基层单位尽管意识到经营好社交媒体账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希望在政务微博、微信评比中名列前茅,但也害怕犯错,在不懂得该如何讲好让网民喜闻乐见的“人话”的情况下,将认证账号外包给了商业机构。承接政务微博、微信外包发布订单的商业机构,通常还会承揽其他类别机构、名人的委托订单,这就不可避免会带来利益冲突,例如,为了达到企业、名人的指定宣传任务,会“左手倒右手”般的安排政务微博、微信转发,或是以用户身份参加某些宣传活动。这种现象呈现在网友面前,当然就会显得十分古怪。

    至于基层单位缺乏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安全意识,由此导致密码失窃,认证账号沦为被人控制的“肉鸡”,这是另一个方面的问题。当然,密码管理粗放的账号,通常会与几近荒废的官微存在较大的重合度。

    如上所述,官微荒废、官微外包、官微被盗这些现象,从根本上讲是因为基层单位对互联网、社交媒体存在认知偏差,谈不上主动适应和融入其中——更无法做到依照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规律,进行主动传播,实现公共服务和管理在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创造数字时代的政务服务新生态。

    在这方面,上级有关部门的管理、考核方式也显得严重滞后,一些单位仅考察下级和基层单位的认证账号开通情况,有的单位则会考核粉丝数(订阅数)、评论数、转发数(这些考核指标是诱发刷单式转发、评论的源头),很少注意官微账号实际的活跃度和管理服务水平。笔者以为,上级有关部门应当调整对基层单位社交媒体经营的管理、考核思路,借鉴酒店业“神秘顾客”的操作方式,由上级专员扮为普通用户或邀请网民不定期体验评价。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