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城镇化指标完成难度大 城镇化率放慢

09.09.2015  16:32
  新型城镇化问题,仍是即将召开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涉及的热点问题。
  记者获悉,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将讨论“十三五”规划的建议,其中除比较重要的地区生产总值(GDP)和服务业、科技指标外,城镇化指标如何设定显得比较关键。
  根据《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从现实的情况来看,要实现上述两个指标,仍需要在户籍等各方面配套改革上加快推进。数据显示,2014年农民工总量增速为2.8%,比2011-2012年5%以上的增速有所下降。而2015年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仅增长了0.1%,这意味着未来农民工总量有负增长可能。
  从事新型城镇化课题的济南大学教授葛金田认为, 随着农民工回流和农民工数量的减少,未来可能需要调整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
  城镇化率放慢
  随着国家“十三五”规划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如何确定“十三五”规划的城镇化指标,需要仔细研究。
  根据此前《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2014年的城镇化率为54.77% 如果2020年城镇化率目标要达到60%,未来每年城镇化率应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
  从现实情况来看,实现这样的目标仍然任重道远。特别是随着中国劳动力总量开始逐年减少,农民工数量逐渐枯竭,以及农民工外出数量下降,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可能会影响城到镇化率的数字。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蔡昉认为,未来城镇化率提高主要依赖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农民,绝大部分是40岁、50岁以上的,他们不再转移了;另一部分农村新毕业的中学生,即16到19岁初中和高中毕业生,这部分人从2015年开始进入到了持续的负增长阶段。
  “(未来)城镇化本身速度将会减慢,二是城镇化与经济互为因果,中国经济增长速度降低将导致城镇化速度减慢,构成中国经济新的挑战。”他在8月的一次论坛上说。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首席专家刘士林,目前正在做城镇化的课题研究。
  作为“十三五”规划专家,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情况,即有些江浙地区的学生上大学仍保留农村户口,原因是农村户口可以参与当地集体企业的分红。这使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目标实现也有难度。
  或需要调整统计口径
  从事新型城镇化课题的济南大学教授葛金田认为, 随着农民工回流和农民工数量的减少,未来可能需要调整城镇人口的统计口径。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将近三成的农业户籍人口已经居住在城镇。葛金田认为,“其中不少农民工在小镇购房,主要从事非农业,这部分人应该算是城镇人口。”
  另外,农村实施的社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也产生了新型农民。
  例如目前山东德州探索创立了新型农村社区与农村经济园区同步建设的“两区同建”新模式,累计建成和在建集中居住式农村社区378个,入住农户30万户。这部分农民在家居住,在工厂上班,是否定义为城镇人口,尚需要研究。
  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牛凤瑞认为,目前城镇化最大的问题是,农民愿意到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有就业机会,收入高。 但这部分地区需要居住证,国家鼓励农民工到中小城镇,并放开了户口限制,但是因为就业机会少,农民不愿意去。
  “如果2000万以上的超大城市限制农民工进入,但是500万到1000万人口的城市仍可以吸纳一部分农民工人口。”他说。     来源:光明网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