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具备6级地震应急救援能力 12小时内可获救助
美编王丽娜/制图
昨日是全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目前,云南地震速报时间平均为10分钟,受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由过去的24小时缩短至12小时,实现了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中明确的,“自然灾害发生12小时内,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应得到初步救助”的目标。全省共有各类救援队2600支,共计11万余人……我省已基本具备6级地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当天,我省在昭通市昭阳区启动以“科学减灾 依法应对”为主题的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5月11日—17日,全省各地向公众开放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等设施和场所,在有关科普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开辟防灾减灾专区,开展防灾减灾基本技能公众体验活动,此外,将排查灾害风险隐患及开展应急预案演练等活动。
地震速报时间平均为10分钟
据了解,云南自然灾害主要呈现灾害种类多、灾害分布范围广、灾害发生频率高、灾害强度大、灾情复杂、抗灾救灾难度大的特点。
为应对严峻灾害形势,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省委、省政府决定,在2013—2017年,省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2亿元专项资金,继续推进包括“大震监测预报能力工程、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建设工程、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工程、地震应急救援专业技能训练工程和防震减灾社会化工程”在内的预防和处置地震灾害能力建设10项重点工程。2013—2014年,省财政已安排4亿元,用于提升大震监测预报、提高抗震设防、救灾物资储备、应急救援4项能力建设。10项重点工程取得的成果,在彝良“9?7”地震、迪庆“8?31”地震、鲁甸“8?03”地震等多次抗震救灾工作中得到充分显现。
2008年—2012年,仅中央和省级就投入资金209.899亿元。通过5年建设,我省地震速报时间平均为10分钟,大大缩短了应急反应时间;已改造完成的中小学校舍和建成的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经受住了考验,大大降低了人员伤亡;救灾工作反应迅速、指挥高效、应急有序,各应急抢险队伍、救灾物资装备在第一时间到位,受灾群众得到基本生活救助的时间由过去的24小时缩短到了12小时;全省共有各类救援队2600支11万余人,应急救援装备24463台/套……我省已基本具备6级地震综合应急救援能力。
“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达123个
在社区里,有灾害应急避难场所位置,建有防灾减灾志愿者队伍,开展应急逃生演练,帮助居民掌握自救知识和技能……这样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在云南有123个。
自2011年防灾应急“三小”工程实施以来,全省已投入资金近1.4亿元,为1310万户家庭发放了防灾应急小册子,为593.59万户家庭发放小应急包,组织开展防灾应急小型演习8400余次,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灾害信息员是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的关键力量。截至目前,全省共有基层灾害信息员15485名,他们主要承担着灾害预警预报信息对接和传递、灾情信息收集和报告、灾害应急救助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