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又玩"砍价潮" 当心个人信息被“砍”走
美编 胡强俊 画
在经历了“红包潮”“点赞潮”后,最近微信里又流行起了“砍价潮”。“已经有**位亲友帮忙砍价,大家快来帮忙。”诸如类似的“砍价潮”下,从数十万的车辆到数千元的手机,只要点击链接,都可以帮忙砍价,甚至“0元购买”。可在不少市民的经历中,“砍价”却很难“砍”来商品,个人的信息可能泄露不说,甚至还被骗走钱财。
据省外媒体报道,一女子参加某科技公司发出的iPhone6微信砍价活动后,其通过微信朋友圈转发,最后以4000多元砍得一部iPhone6手机。一星期后,收到手机。女子又将该“帮砍价”信息告诉好友,并帮助砍价成功的好友垫付了18部手机的购机款共计8万多元,但这一次,女子和她的亲友却没收到手机。
“帮砍价”大多砍不来商品
今年8月,昆明的小苏的朋友在群中发了一条“还差62元,是我的朋友都来帮帮忙吧。”的信息,并希望大家帮忙。随后,他的朋友还附带了一条“某某正在参加0元抢iPhone6 Plus手机,原价4500元。”小苏点进链接,并点击“帮砍价”,系统立即显示帮助朋友砍价32元。“当时让填姓名和手机号,因为是朋友发来的,我觉得是真的,就想试着去买个手机。”“帮砍价”后的小苏不仅关注了该链接的公众号,还转载了“帮砍价”的链接。之后,小苏每天都会让微信群和身边的朋友帮他“砍价”。约一个星期后,小苏的“帮砍价”链接终于显示为“0元购机”,“客服让我留下姓名、联系地址和电话等,说是7天后会寄送手机。”
7天、10天……小苏始终没等到手机,他不断地联系公众号客服人员,答复不是货已发出,就是要耐心等待。“客服还发了个快递单号,但是我查了,根本就没这个单号。再过几天,他们就不理我了。我才反应过来,可能是个假的。”
在记者采访的市民中有6名参与过“帮砍价”,仅有一人真正砍到了商品。“我是砍的眼镜,每次砍只有几毛钱,让很多人帮我砍,最后便宜了60元。”除去市民李先生的成功砍价,另外5名市民均表示,从来没有收到货物。“根本就砍不着东西,我还怀疑手机号也泄露了。”黄女士表示,当她的“帮砍价”显示为0元时,她再点进链接,虽然有了免费购机的领取键,但却根本按不动。此后,她就频繁收到各类诈骗短信,“当时砍价留过手机号,我想可能是被泄露了。这种链接真的不能乱点。”
利用低价推广骗取人信息
记者在受访市民的朋友圈中,发现此类“帮砍价”的链接并不在少数,其中涉及的产品有Applewatch、手机、眼镜、手表、小吃等。点击一条“帮砍价”的链接后,界面不仅有该电商标志,还设有参与“帮砍价”的商品和原价格等。在界面下角,还有参与“砍价”的微信朋友姓名,以及砍价价格。除此以外,还有“帮TA砍价”和“我要参与”的按键。如果点击按键,则需要填写个人电话、住址等个人信息。
昨天下午,记者将“帮砍价”的活动向该电商客服进行反映咨询,客服经查询表示,他们从未开展过此类活动。“我们并未开展该商品的砍价活动,请您不要相信,同时也请您注意保护个人隐私,谨防上当受骗。”
从事多年微信营销和网络推广的张先生表示,由于微信推广模板和活动链接制作较为简单,并且宣传推广能够起到一定效果,不少商家和企业也会通过“发红包”、“帮砍价”等活动进行产品营销宣传。但也有营销人员会利用部分网友贪图便宜的心态,以“低价”“0元购机”“免费送”等活动推广方式,让网友自行邀请他人参与和转载。但在网友转载或达成活动要求后,其却不会兑现所送物品。“这种推广模式现在比较常见,是以最少成本达到最大扩散效应。”
“另外,微信账号、QQ账号密码和电话等也不要随意填写。”张先生说,目前很多市民都会将支付宝、银行卡等绑定账号和手机,部分不法人员会利用低价推广等方式,骗取个人信息。
点击陌生网络链接应谨慎
云南里程律师事务所律师吕海波认为,当客户参与“帮砍价”活动时,其与活动主办方即已构成契约关系,当客户完成活动要求时,双方就已实现事实合同,主办方应向客户兑现承诺,如不兑现则属于违约行为。而如果活动主办方在举行“帮砍价”活动时,没有进行采购等兑现客户的行为,只是通过活动达成个人目的,或将涉嫌欺诈。
张先生建议,市民不应轻信社交平台的优惠链接,同时谨防陌生网络链接,并保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果真要参与此类活动,应再次确认其公众号和网站的安全性。一旦遭遇行骗并造成损失,应及时向公安部门报案。
而微信客服则表示,如果客户在使用软件时,发现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可以通过微信的多种途径进行举报,公司将在24小时内,对所反映的情况进行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