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无国界医生”迪亚拉:我的乡愁在昆明
迪亚拉博士一家。记者李海曦摄
他今年51岁,却已离开家乡马里31年了。上一次回家探亲,在他曾经熟悉的首都巴马科竟然迷路了。但是对于昆明的变化,云南的变化,他心中稔熟。
如若不是黝黑的皮肤,他俨然是云南人。
的确,来自西非国家马里的“无国界医生”迪亚拉居住在昆明已有16个年头,他对云南的贡献比对自己的故乡还多。如今,马里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他对家乡的印象仍停留在10年前探亲时的记忆里。
迪亚拉是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专家志愿者,自从1999年来到昆明,他就与云南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他的潜意识里,云南早已成为他的第二故乡。
“我对‘年味’的变化感同身受”
听说过迪亚拉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牛人”,他身上有很多光环——中国第一个获得中医博士学位的外国人;2008年被评为“昆明好人”;2009年获得云南省“抗旱英模”称号;2012年获“中华慈善奖”;2013年“中国因你而美”10佳外国公益人士,同时被CCTV评为年度慈善人物,入选云南省“十大新闻人物”。
这些荣誉都和他的职业有关。
迪亚拉出生在马里的一个医生世家,在来中国留学之前,他一直学习的是西医。来中国后,他便迷恋上了博大精深的中医。他从中国文化入手,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
1999年,迪亚拉以无国界医生组织成员的身份来到昆明,“就是昆明举办世博会的那一年,昆明干净、温和、舒适,我觉得这是中国最好的城市。”那时迪亚拉已与四川姑娘杨梅结婚,他就把家也搬到了昆明,随后,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献给了云南的边远山区。
来昆明之前,迪亚拉在北京、广州、成都都生活过,而且每年的春节差不多都在中国,他也看到了“年味”的变化。
“1984年到1993年,各地过年的气氛都很浓厚,1994年以后感觉‘年味’就淡了,直到2008年,大家对春节的热情似乎又开始升温了。”说起春节,迪亚拉扳着手指回忆自己来中国之后以一个外国人的视角看春节的感受。“大约从2002年开始,我多数时候都是在云南各个项目点上过年,州市的春节很热闹,每逢这个时候,我也想家,可能因为过的是中国的节日,过年时并不是想非洲的家,而是昆明的家。”
迪亚拉最近5个月特别忙,在家的时间加起来都不到10天,迪亚拉这次返回昆明,距离春节只剩几天时间,他刚从曲靖考察项目回来,而第二天可能还要去趟红河。在两天的间隙里,迪亚拉抽空接受了采访。
见到迪亚拉时,他刚从广福路一所国际学校接两个孩子放学回来。在家里屈指可数的时间,迪亚拉希望尽量多陪孩子,因此每次在家,接送孩子便是迪亚拉十分重要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