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之路 从走得了到走得好

28.01.2017  12:39

  编者按

  春节,充满着乡音乡愁、亲情友情,像岁月青绿的藤蔓丝丝缠绕着人们心头最柔软的部分。同每一个在他乡打拼的游子一样,部分记者风尘仆仆地赶回老家过年,拥抱缕缕亲情、享受浓浓甜蜜,同时,带回来自五湖四海热乎乎的年味儿故事。

  即日起,本报开设“记者回乡记”栏目,以记者回乡的历程和家乡的变化为第一视角,将家乡的变化同祖国的发展联系起来,在生机勃勃的民间烟火中折射美丽中国。

  1月24日13时22分,K506次列车从昆明火车站缓缓驶出。躺在火车的卧铺上,看着列车在云、贵、川、渝四省市崇山峻岭间穿梭。我知道,在历时25个小时后,列车将抵达一个叫陕西安康的小城。那就是我的家乡,一个北依秦岭,南靠巴山,汉水横贯东西的美丽城市。

  这次回乡,我最想聊的是坐火车回家的经历。

  小康是这趟列车上偶遇的老乡。2009年,他到昆明打工,这是他第六次坐火车从昆明回安康。“以往坐火车回家就像打仗一样。” 小康说,往年回家,“战斗”从买票时就开始了。为了买到合适的车票,总是提前看好日历,计算着提前购票的时间,定好闹钟,半夜三更起来,奔向火车站。原本以为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可殊不知,赶到火车站时却已是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排到了,往往得到的却是售票员冷冰冰地问:“无座,要吗?

  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票的启动,像小康一样的农民工购票更难了。“原本还可以排队,这下会网络的人早就从网上把票抢光了。”小康说,没办法啊,没有座位,还不是要回家。

  在拥挤的火车内,不想点办法,40多个小时的无座自然是难熬的。习惯了,小康他们自然有办法,旧报纸便是他们乘车的利器。上车后第一时间找到两节车厢的连接处,铺张报纸、两人面对面席地而坐,等车门关上时,这里便成了相对自由的小空间。至于上厕所基本靠忍,因为往往厕所里都有人。少吃点,不喝水,能撑就撑。实在忍不住,就只有求助列车员,把里面的人赶出来。

  “哈哈,这次好了,坐卧铺,真的舒服。”小康高兴地说。据了解,由于今年春节较早,各种客流叠加,为缓解农民工买票难问题,云南省总工会与昆明市总工会、昆明铁路局工会联合举办了农民工平安返乡现场售票活动。去年12月29日,他坐着大巴车,来到市困难职工帮扶服务中心大厅,轻松地买到了车票。

  听说工会为了减轻农民工的经济负担,还可以给予一定比例的补助。于是他临时决定,把回家车票从硬座升级为卧铺。“还是卧铺舒服啊!”小康躺在下铺激动地说,一张卧铺,原价351元,省总工会补贴100元,市总工会补贴200元,自己只出51元就能回家了。

  闲聊中,小康还说,这几年铁路不断提速,回家的时间也快多了。以往,由于没有直达安康的火车,回家需要在西安转车。46个小时到西安,再转4个半小时的火车才能到家,每次回家都是一场“持久战”。如今,随着西康铁路、襄渝线、渝昆铁路的扩线提速,昆明到安康也相继开通了两条直达线路,时间也从以往的50个小时缩短了一半。

  小康侃侃而谈,让我的思绪回到了15年前。那时的我还在云南大学读书,每年都要回家两次。为了省钱,我常常和同乡约着坐硬座,几包泡面、两副扑克、一个水杯,就踏上了回家的路。白天还好办,聊聊天、打打牌就过去了,难熬的是晚上。疲倦的身体无处安放,只能直挺挺地硬撑,可过不了多久,便随着列车的颠簸东倒西歪了。一夜过来,也记不得醒过多少回,只觉得浑身酸痛,脚上浮肿。而回一次家,这样的夜要经历两次。

  随着年龄的增长,在昆明安家的我,回家的次数越来也少,飞机成了常用的交通工具。而那段坐火车的经历却仍历历在目。相信随着渝昆高铁、西成高铁、渝西高铁的陆续开工建设,云、贵、川、陕等西部省份的高铁将逐步形成网络,从昆明回家的时间将缩短到6小时以内。那时,回家的路将会更快,归家的心也会更顺。

  首席 记者杜托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