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500亩林区后提出四措施及早预防松毛虫危害的发生

27.04.2015  14:13

 

 

松毛虫属鳞翅目枯叶蛾科松毛虫属,主要以幼虫危害松树针叶,当虫口数量足够多、密度足够大时,数日之内即可将一片青山食光。被害松林,轻则影响生长、生长量及损坏材质,重则造成松木枯死。至今,松毛虫仍是我区森林害虫中发生量大、为害面广的主要森林害虫。

松毛虫每年发生的世代,因种类和气候条件不同而有很大差异。气候不但直接影响松毛虫的分布和世代的多少,同时也影响整个生物种群间的动态平衡。松毛虫在环境条件对它特别有利时,易快速增长猖獗成灾,根据区森防站2015年3—4月分别对碧鸡观音山片区、百花山、马街宝珠寺等地(共500多亩)的调查,目前我区松毛虫暂未发生,但目前由于气温回升较快,持续高温干旱,较有利于松毛虫的发生发展,因此各涉林地区仍要高度重视,做好监测及预测预报工作,防止松毛虫发生危害,把松毛虫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防治建议:1、加强监测预警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常年观察虫情,有效地把病虫害控制在初发期。2、密植造林,合理打枝,针阔混交,减少虫源。3、药剂防治:使用质型多角体病毒、BT、白僵菌、青虫菌等生物药剂防治效果较好,而且不污染环境,持续时间长。4、在5、6龄老熟幼虫期采用2.5%溴氰菊酯、20%杀灭菊酯、25%乙酰甲胺油剂等来进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