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不少商铺频繁易主成常态 高额转让费拖垮店主
“旺铺转让,清仓大处理”。或许你会发现,家门口的商铺三天两头就打出转让标语。昨日,都市时报记者走访发现,不少老小区周边的商铺频繁易主已成常态,有的商铺甚至一年之内转让两三次,而高昂的转让费则成了店主经营的一大“包袱”。
现状
不少店铺生意惨淡挂牌转让
“本店转让,如有意请联系X先生”、“旺铺出租(含转让费),价格面议。”昨日,都市时报记者走访白马、棕树营、刘家营等老小区发现,这些老小区周边的不少临街商铺,都贴出转让信息。
“这边去年一连关了好几家,剪头发的、卖衣服的、做小吃的都有。你看,转让的广告都贴出来了。”家住白马东区的蒋女士指着近华浦路沿街的一排店铺说,去年以来,这个路段上关门的店面特别多。
龙先生是安康路上一家理发店的店主,2年前为了盘下这个不到80平方米的临街店铺,光转让费就花了15万元,加上店面装修、缴纳租金、购买设备等费用,开店的启动资金近30万元。从去年年底到现在,生意一天不如一天,店员也从七八个减成2个,按现在的趋势,想“苦回”转让费都难。
“我这个铺子,想原价转出去太难了。”安康路上一位卖袜子的店主称,她2012年接手这个不到15平方米的店,转让费花了4万元,经营至今不赚反亏,去年春节后她贴出了转让信息,但时至今日,想接手的人给出的最高转让费才2.5万元,还有些人连转让费都不想给,她不得不苦撑至今。
近华浦路上卖羊肉米线的张先生称:“我去年5月开店,到目前刚好一年。周边十几家店铺除了几个老字号的饭店,其余的小店来来回回换了好几茬。”
原因
电商冲击 转让费太高 铺面难出手
对于商铺频频挂牌转让的原因,安康路边一家服装店店主陈女士称,最近几年,老小区周边的临街店铺易主频繁,主要原因在于经营惨淡。“我个人感觉,网购的人太多了,尤其是服装店,经营真的很难。”陈女士坦言,她很想把现在的店转出去,可是接手这家店她花了几万元的转让费,现在转让,这笔钱根本没有人愿意出。
最近,刚在丹霞路边开了一个精品服饰店的刘先生说,之所以敢接手这个店,是因为直接找到房东免除了几万元的转让费,并保证3年之内房租不涨价。
“以前是低投入高回报,现在正好相反。”对此,一位在棕树营小区一条巷子里经营轮胎生意逾十年的李女士坦言,2010年以前,生意普遍好做,有些人专门“炒商铺”,比如花5万元/年的价格找房东租下一个临街铺面,经过简单装修,以八九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别人,这样下来,仅转让费就赚三四万元。今年,这种赚快钱的方式已经行不通了。前几年接手的很多商铺,现在想原价转出去都十分困难,只能“烂”在手里。
“四五年前,我这个店的转让费就要五六万元,现在就算降到三四万元都未必有人愿意接手。”近华浦路上一家鲜奶店店主马大姐说,她在这儿已经开了13年店,今年,奶企为了保证基本的经营,放宽了加盟条件,允许店内搭售香烟、饮料等商品,这在三四年前,想都别想。
趋势
小店也该尝试多元化经营
不少创业者瞅准各大社区,并在人流密集的地方开店,但是高昂的“转让费”往往成为商家经营的“拦路虎”。为了继续“撑下去”,不少店家开始积极探索,例如创新菜品、延长营业时间、拓展辐射半径及网上开店等。
“现在的消费主体已经开始转移到80后、90后身上,我也在不断探索迎合这个群体的消费方式和理念,比如改进菜单等。”近华浦路口一家新开的快餐店店主表示,每隔一段时间,他们就会推出新菜品。
除了改善菜品和延长营业时间以外,不少商家也意识到现在的坐店模式需要突破,尽量让自己的商品走出去,服务更多的消费者。尤其是餐饮店,很多店家都加入了美团、饿了么等网上平台,推出了送货上门服务。
“做了十几年的生意,现在想改行也不容易,所以只能顺应趋势。”上述鲜奶店店主马大姐说,为了卖鲜奶,今年1月她还开了微店,随着口碑相传,销量正与日俱增。
财经短评
“一铺养三代” 成过去时
曾经被视为“金矿”的商铺,如今正面临尴尬的境况,其投资价值早已今非昔比。对于日显陈旧的老小区配套商业物业而言,那段“一铺养三代”的时光正渐行渐远。
不过,这些商业物业因距顾客近,依旧有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未来实体店的生存之道,关键在于放大其无可比拟的实体体验优势,即尽可能提供增值服务。但不容回避的是,目前在很多小区配套的实体商铺中,动辄数万甚至数十万元不等的高额转让费,正成为商铺经营者们难以回避的硬成本。
要盘活现有的实体商铺资源,除了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应时推出市场接受度强的商品和服务,还必须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破除“转让费”所带来的“魔咒”,否则一切都只是空谈。(都市时报记者 朱绍平)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