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水道和“渝新欧”作用明显 “下南洋”成新方向
今年重庆两会期间,市长黄奇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5年重庆市将顺应国家扩大内陆沿边开放和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主动向东向西向南开放,不断拓展内陆开放的广度和深度。向南开放,首次在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出,并成为新一年重点工作之一。
为主动融入国家“两带一路”战略,向东,重庆正在进一步畅通长江流域特别是中下游发达地区的开放通道;向西,依托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联通我国西部各省区,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交流合作。然而,向南开放却是重庆的一块“短板”。
早在2009年,重庆就确立建设“一江两翼三洋”的战略规划,其中“一江”指沿长江黄金水道连接太平洋;“两翼”中的西北翼指利用“渝新欧”铁路,从欧洲连接大西洋;西南翼则是沿渝滇铁路,滇瑞、滇缅铁路到缅甸南部的印度洋港口。
目前,长江水道和“渝新欧”铁路已在重庆开放中起着举足轻重作用,而如何“下南洋”,成为重庆开放的新方向。
“下南洋”重庆的条件在哪里? 渠道畅通、流动自由成“南下”基础
对于重庆“南下”的优势,很多专家也很看好。
在2014年11月5日举行的“国际海运(中国)年会2014”海上丝路专题论坛上,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兼副校长郑少南就曾表示,融入国家开放战略的前提,是由区域经济自身的开放条件和基础所决定的。他说,重庆是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国家中心城市,加上坐拥国家级开放开发新区——两江新区,以及西永综合保税区、两路寸滩保税港区等对外开放平台,发挥了其巨大的引领作用和提升产业聚集的功能,具备开放型经济的特点。
当然,重庆也具有“下南洋”的基础条件。重庆正谋划打通重庆—东盟国际公路物流大通道,可以比现有的常规通道节约2/3时间。
据了解,该通道规划有西、中和东3条线路:“重庆—昆明—瑞丽—仰光”为西线;“重庆—昆明—磨憨—曼谷—吉隆坡—新加坡”为中线;“重庆—南宁—凭祥—河内—东河—沙湾拿吉—孔敬—曼谷—吉隆坡—新加坡”为东线。此外,近年来,重庆还在南向航空、铁路、水铁联运等方面加快了建设进度,以进一步畅通物流渠道。
此外,重庆市经信委相关人士分析称,“渝新欧”国际大通道的常态化运行,也将为重庆下“南洋”提供新的契机,“重庆是‘渝新欧’的起点,而同时又有三条通道可以连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是通过长江黄金水道,二是通过“渝深”铁海联运大通道,三是通过泛亚铁路从东南亚出海。通过这几条通道就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串联起来。”
“下南洋”重庆如何做? 可以尝试产业先行政企先行
对于重庆南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该怎么做,重庆社科院研究员田丰伦表示,重庆要搭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这艘“巨轮”,在渠道畅通的基础上,产业应该成为“排头兵”,互补资源的流动,是跨区域合作的敲门砖。他建议,应该引导本地优势产业,采取产业链融合、产业内贸易、能矿资源领域投资合作以及科技投资合作等途径,与沿岸地区搭上“经济线”。
田丰伦举了个例子,比如,马来西亚素有“锡、橡胶王国”之称,是制造业的投资“福地”。重庆业界可与马在基础工业、高科技产业、家电加工业、石油产品业、棕油加工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开展合作。新加坡有“狮城”美称,是重庆经济融入世界的“跳板”。重庆业界可在机电产品制造、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金融和旅游服务业、转口服务贸易等领域合作。
具体来看,便是依托重庆制造业在东南亚现有资源,将重庆汽车、摩托车等工业品作为龙头产品进行出口,带动资金和技术输出,进一步实现跨国生产和经营,同时生产运销轻纺、食品、家电等工业品,满足当地生活需求,逐步建立“重庆造”生产加工配套和营销网络体系。
而另一方面,打通重庆到东南亚的旅游渠道,也将有助于推动重庆“下南洋”的步伐,“旅游渠道引导民间资本涌入,促进当地服务业等三产的发展,逐渐刺激当地外向型经济环境的形成。随后再引导规模资金进入,重点投向能源、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和矿产资源领域,谋取长期战略利益。”田丰伦说。
单靠产业的力量还不够,同时,也有专家指出,当前,在区域开放合作的道路上,政府应该与企业同行,甚至比企业走得更快,才能从政策、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起到积极正面的推动作用。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