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迎祭扫高峰 文明祭扫成主流
何女士一家多年来一直用鲜花和擦拭墓碑的方式祭扫。 记者 李海曦 摄
临近清明,这个周末迎来祭扫高峰。记者走访发现,目前,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低碳环保的鲜花祭扫、清洁祭扫等文明祭扫已成为主流,同时,节地、环保的生态葬也逐渐得到社会的接纳。
纸钱换鲜花
昨日,记者在金宝山艺术园林看到,很多前来祭扫的市民随身携带的祭扫物品中少了香火和纸钱,取而代之的是鲜花。“鲜花多好啊,既能寄托对已故亲人的思念,也低碳环保、美化环境。”前来祭奠亲人的赵女士说。据了解,今年清明节祭扫高峰期,为倡导文明安全、低碳祭扫,金宝山艺术园林除了像往年一样为前来祭扫的市民提供鲜花换纸钱服务外,还特别向市民提供“雅韵追思”和“清明洁净祭亲人”服务。墓园区还为市民准备了黄丝带,让祭扫市民通过系黄丝带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此外,在安乐园广场、孝园、教师园及军魂园入口等6个节点处,园区准备了充足的小水桶和3万条毛巾,市民可自行取用为逝者擦拭墓碑。
50岁的市民何女士清早就和丈夫驱车来到了金宝山,她准备了金黄色的小雏菊和白色的百合花,还有一封家书。“父母生前很喜欢鲜花,虽然是祭扫,但是我们不局限于菊花,母亲应该会喜欢这香气逼人的百合花。”何女士介绍,10多年前他们就开始用鲜花来祭扫,而且每次来都会带来不一样的鲜花,甚至是时兴的蓝色妖姬等,而家书是她和姐姐一起完成的,两人相互写着这一段时间来最想对父母说的话。
文明还需更“绿色”
昨日10时30分左右,金宝山的环卫工徐女士正准备把第三筐假花垃圾背下山。这是她一天繁忙工作的开始。随着祭扫高峰期的来临,每天徐女士基本都要清理约万枝被市民扔弃的塑料假花,因为垃圾车无法到达山上,运送垃圾只能靠人工一趟一趟背下去。“很多市民会带着新的假花来祭扫,而这时就会换下旧的假花,这些假花不能重复利用,只能丢弃。”徐女士说,她每天要来来回回运送这些假花垃圾20多趟。
“虽然假花已经比烧纸钱更文明一些了,但是选择鲜花或者绿色植物,代替不易降解的祭祀用品,这样的绿色文明是我们这个时代更需要的。”西山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
生态葬渐受认可
据了解,塔葬、壁葬、鲜花葬、草坪葬等生态葬也渐渐得到社会认同。自2000年金宝山艺术园林首次设置节地葬和生态葬以来,每年平均都有180名左右的客户选择节地或生态葬,而选择节地、生态葬的客户约占到总客户的8%左右。
记者从龙宝山华夏墓园也了解到,近年来,随着国家的倡导、群众认知度的提高,市民在墓园选择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生态葬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从过去的不到1%提升至目前的2%左右。
记者 杜仲莹 江雨珂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