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后双廊 走出环境与发展“相杀怪圈”

05.02.2016  10:06

双廊临海而居,名扬四海,游客井喷式涌入,是洱海保护中最脆弱的部分。

经过美化、亮化后的墙面,散发着浓浓的白族风情。

  强制拆除违章建筑,双廊毫不手软。图为已经拆除的占滩建客栈经营2年多的“63号别院”。

  大理双廊,一个盛名远扬的临海乡镇,4个村沿19.8公里的狭长海岸线分布,日均超过7000名游客慕名而来。这里是洱海保护中最脆弱的19.8公里,环境与发展的矛盾日日都在上演。

  于湖泊保护而言,周边的人类活动都是潜在的威胁。但眼前,沉寂、贫穷千年的双廊遇见的是从未有过的发展良机,游客井喷,临海客栈、餐饮兴起,双廊全民从事旅游行业,影响洱海水质的因素从未有过的活跃。

  在双廊旅游业的“野蛮生长”中,洱海保护与双廊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污水直排、偷排,违章乱建等现象屡被曝光,双廊多次站在风口浪尖。近年来,双廊历经数次整治,但正如大理州委副书记、大理市委书记孔贵华评价,“前前后后搞了那么多次整治,但没有一次是成功的”。

  而这一次,在大理市洱海流域环境综合整治中,双廊正一步步走向成功。

  2016年1月12日,历经8个多月整治,双廊以不同往日的面貌呈现。双廊变干净了,路面清洁,经过亮化的墙面传递着浓郁的白族风情;变有序了,占道经营不复存在;变宽敞了,双廊唯一的主街道于上午10点至下午6点实行机动车禁行;变安静了,全镇在建的804户房屋全部被叫停……

  看不见的变化在地底,污水收集管网数量在增加,污水处理厂、主管、支管、污水井、化粪池、地漏等元素构成的完整污水处理链条,不让一滴污水流入洱海。

  与此同时,保护洱海才能更好发展的观念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