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明县3个苗族村245名村民明年初搬入大湾苗族示范村
嵩阳街道西山村委会大湾苗族村修建详细规划——鸟瞰图
除一楼为商铺外,每个屋檐下即为一户村民的住宅。记者杨雁/摄
昆明信息港讯 记者杨雁 实习记者段佳琪 嵩明县嵩阳街道办事处西山村委会的大湾村一栋栋小洋楼已经建起,正在加紧收尾工作中。明年初,嵩明县3个苗族村庄的245名苗族村民将统一迁进新居,这里会成为一个崭新的苗族特色示范村。曾经住在土基房里的这些村民将住进每户面积达160-230平方米的小洋楼里,村舍周围还建有活动广场和苗族文化陈列馆。
2010年前,嵩阳街道办事处西山村委会的磨石箐、大湾、桃花庵3个苗族村的村民一直住在土基房,老式的土基房散落在乡村公路旁的半山腰上,部分房屋已成为危房,且进村道路崎岖,交通十分不便。数十户苗族村民的居住地还受到地质灾害带来的威胁。
针对此情况,嵩明县拟定出迁村并点、集中搬迁的方案。2013年5月迁建扶贫开发项目开始动工,选择在地势平坦、人居环境较好的大湾村进行原址重建,建设一座新兴宜居的苗族村庄,让3个村庄的245名苗族村民住有所居。
嵩阳街道西山社区居委会书记贺炳文介绍,截至目前,村民已经搬离原来的村庄,集中安置于活动板房中,等待住进新村庄。“明年初,大湾苗族民族特色示范村工程完工后,村民将住进新房,喝上干净水,用上清洁能源,且新村出门就是村级公路,交通十分便利,村民以后的生活将焕然一新!”
据悉,大湾苗族民族特色示范村新建农户住房13栋,占地18075.6平方米,住宅分为3层和4层两种户型,除了1层为商铺外,每个屋檐下即为一户村民的住宅。村内的主道路为9米宽车行道,村中心是一块大型广场,广场两侧将布置绿化景观,营造出优美的生态绿化环境。村内现建有一个“大湾苗族文化陈列馆”,展示苗族刺绣以及生产、生活用品等,将来这个陈列馆将扩建并对公众开放,传承苗族文化。
另悉,在拆除桃花庵、磨石箐两个村庄的旧房屋后,工程项目将在原址上补植上树木或进行有条件复耕。在新建的大湾苗族村,配套建设商业街、民族广场和水体景观。
贺炳文介绍,三个苗族村一直以粗放型养殖业和种植业为主,生产方式落后,生产条件艰苦。为保持好新村的景观,又不破坏村民们曾经的生活习惯。因此,“迁村并点”项目除了将这些小洋楼的一层打造成展示苗族文化的商铺,方便外来游客参观、选购苗族产品。还为集中到这里生活的苗族群众配套新建了占地10亩的养殖小区,主要以养殖猪、羊等牲畜为主。贺炳文说:“未来,大湾苗族村建成后将力争通过旅游业、养殖产业带动当地村民增收。”
编辑:范皛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