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吃新鲜水果可降低多种慢病风险

22.04.2016  20:00

     新华网北京4月20日电 从消化系统、免疫系统到代谢健康的维持,奇异果(也称猕猴桃)对人体健康的益处不断被发现”、“每天吃新鲜水果,可能降低中国成年人心血管死亡率达四成”……近日,国际上一系列针对慢性病防治的最新研究表明,健康饮食和运动有助于“遏制”当前呈爆发式增长的糖尿病患病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高营养、低能量饮食有助于降糖

    统计显示,中国约有1亿名糖尿病患者,约占中国成年人总数的1/10。更为严重的是,中国近半数成年人处于糖尿病前期,约为5亿人。这不仅带来罹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也带来罹患心血管病等其他疾病的风险。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今年4月7日世界卫生日,世卫组织发起“打败糖尿病”行动,并呼吁公众通过健康饮食和增加运动量,来降低患病风险。

    当日,国际顶级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来自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研究成果表明,每日吃新鲜水果可能降低中国成年人心血管死亡率达四成。

    几乎与此同时,在新西兰由Zespri发起的一场全球首届奇异果与健康国际研讨会上,荷兰著名肥胖病专家、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Jaap Seidell教授指出,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食用能量高而营养价值低的食物是增加肥胖和相关慢性病几率的主要因素,这已成为普遍共识,提升营养价值与高营养、低能量饮食息息相关。国际上多项针对奇异果对健康作用的研究表明,奇异果在帮助提升消化健康、补充维生素C、改善代谢健康等方面具有较好的作用。

    在针对金奇异果、绿奇异果、苹果、梨、柠檬等多种水果的营养价值分析中,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John Monro博士表示,奇异果表现“突出”,不但维生素含量“遥遥领先”,还富含矿物质、多酚、有机酸、抗氧化物质和许多生物活性物质以及可溶性膳食纤维,同时低钠、低脂肪、低能量,可谓高价值水果。

    而随着糖尿病患病率的不断增加,让很多人特别是患者对糖充满了恐惧感。新西兰植物与食品研究所John Monro博士表示,从Zespri全球临床试验新西兰分站的研究结果中可以了解到,奇异果具有低升糖作用,可以改善人体血糖的动态平衡控制。如果每日食用两颗绿奇异果,替代饮食中含谷类淀粉的部分主食,如大米等,既可大大改善肠道功能,又能减少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可以说是一种有效提升膳食营养的好策略。

     多吃新鲜水果可降低“坏胆固醇

    据了解,与大多数动物不同,人体已丧失自行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因而作为一种必需的微量营养素,人体必须从饮食中获取维生素C。如果人体内的维生素C过低,就可能患上致命的维生素缺乏坏血病。

    新西兰德拉蒙德食品科学咨询机构咨询顾问Lynley Drummond表示,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大多数人摄取的新鲜水果蔬菜太少,不足以维持维生素C达到饱和血浆浓度水平,现有的人口统计数据也显示,虽然急性坏血症相对少见,但西方人口中有很大的比例血浆维生素C浓度仍然偏低。此外,人体在不适时会快速消耗维生素C,这也是常被忽视的问题。一项通过小老鼠的试验研究显示,在4-6周内,不断降低小老鼠体内的维生素C含量,尽管小老鼠表面看起来状态还好,但随着体内维生素C的逐渐降低,小老鼠身体各器官的纤维成分在减少,到了临界点就会出现问题。因而,在尚无症状出现前更需要重视。

    对此,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防治资讯部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伟伟教授表示,目前国际上关于多吃水果蔬菜对心脑血管病的防治研究很多,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多吃水果与心血管疾病以及死亡的风险较低有关。从膳食角度来说,主要是对胆固醇特别是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的调节,改善方式有两种,一是“包裹法”,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水果如奇异果等,其中的膳食纤维可以将胆固醇“包裹”住,从而减少胆固醇的吸收;二是“阻碍”法,富含植物甾醇的坚果,含有类似于胆固醇的分子结构,可以竞争性阻碍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

    根据中国慢性病前瞻性研究成果,结合全国心血管死亡率的数据,据估计,如果中国成年人都能够每天增加进食新鲜水果的话,将会每年减少56万因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

    新西兰奥塔哥大学Anitra Carr博士表示,新鲜的水果维生素吸收率很高,近乎100%,每天摄入100mg维生素C便可起到保护免疫系统的作用,但专家们建议每日摄取维生素C200mg,相当于每日食用5-7份水果及蔬菜,但其中必须至少含一份高维生素C食物如奇异果(每只绿奇异果约含100mg/金奇异果约含200mg),这样能够提供理想的血浆及组织维生素C浓度,强化健康结果。与饮用果汁相比,专家建议吃整只的水果,因为水果中还富含其他很多营养元素。专家表示,每个人通过健康饮食和增加运动量,食用少糖、少盐和低脂食品,摄入更多的水果和蔬菜,都可以降低慢性病的患病风险。(记者刘映)

编辑:文丽荣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