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史语所遗踪 抗战南迁保护甲骨文

10.08.2015  10:34

位于龙头村的史语所驻地

    位于龙头村的史语所驻地史语所的全称是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由著名学者傅斯年先生创办于1927年,下设历史、语言及考古三组,陈寅恪、赵元任及李济分别担任主任。

    史语所的学术代表的是中华国学学术研究最精深的领域之一,历史组、语言组且不说,单说考古组,这里面的学术辉煌,就足以令人叹为观止!

    考古学是建立于近代的一门新学科,特别是甲骨文发现以后,有关殷商时期的学术研究成为了显学。从1928年开始,当时的中央政府组织了15次大规模的殷墟发掘,前后历经十年,直到1937年“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爆发而被迫终止。抗战开始后,保存有数万片甲骨的史语所和正在规划中的中央博物院向西南迁移,经由长沙、桂林、越南海防等,一路舟车劳顿,于翌年初到达昆明。

    云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西南联大史研究专家陈立言告诉记者:史语所在昆明几年,曾先后或分头在拓东路663号迤西会馆、青云街靛花巷3号、竹安巷、龙头村棕皮营响应寺和弥陀寺(含东岳宫、观圣宫)、龙头书坞以及瓦窑村普慧庵办公。

    史语所保管的1132箱考古文物和文献价值连城,但庞杂而沉重,特别是那些“国宝”甲骨,怎样才能确保安全,这是史语所同仁所面临的头痛问题。来昆明的路上,文物文献在李济、董作宾、李方桂等的“押运”下,一路颠簸,专家们担惊受怕,生怕“国宝”有什么散失。来到昆明,史语所的大师们一方面在日机的轰炸声中,蜗居于简陋的办公场所坚持学术考证和研究,但如何安全地保存那些贵重沉重的殷墟文物,也颇让学术大师们费尽思量。

    在龙头村,记者听到当地村民回忆老一辈口传下来的一段当事人有趣的回忆:当年史语所为防止殷墟考古发掘的古物在南迁的过程中被人盯上,便将它们装在了几口大楠木棺椁中。就这样几口巨大的棺椁在几队士兵和一群教授、研究院的“护送”下被带到了昆明龙头村,一些村民或路人远远的望去只见几口巨大的棺椁,误以为是送葬的队伍,怕惹上晦气,远远绕行,反倒是为史语所省却了许多的麻烦。到了龙头村后,史语所没有充足的人力轮番看守这几个巨大的棺椁,也不知是谁出的主意,傅斯年听后大加称妙。在一个大雾天气里,史语所的几个人将棺椁按照送葬的方式下葬到龙头村稍微荒凉之处,并修好坟茔。村民皆以为是有人辞世而出殡。后来史语所迁离龙头村搬往四川李庄时,几只巨大的棺椁亦随史语所迁离……

    如今,记者去寻访当年史语所的旧址,由于城市改造,迤西会馆、靛花巷、竹安巷、龙头书坞以及普慧庵都已经消失在城市的一片喧嚣之中,唯有位于盘龙区龙泉办事处宝云社区龙头村宝台山宝云小学旁的史语所旧址(弥陀寺,含冯友兰旧居)依然基本完好地保存着,几年前,被公布为昆明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正在进行维修。

    在抗战烽烟中,以史语所为代表的中华国学研究机构以及它们背后站立着的国学大师们,在国难当中,为了保护国粹文化,毅然承载起了为延续中华传统文脉而努力的重任,不离不弃,坚强坚守,保护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根脉,这是昆明的光荣,也是云南三迤大地的光荣,直至今天,当我们面对史语所的旧址,心中的敬仰之情,依旧油然而生!(云南日报 记者郑千山)

点击进入专题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