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理政新实践·安徽篇】分红利村民变股东 岳西县实行“期权扶贫”模式
5月18日上午,岳西县冶溪镇大山村举行首次贫困户期权红利发放仪式。贫困户胡从升手捧红包乐呵呵地说:“我做梦都没想到,还能从‘期权扶贫’中拿到红利,真是托党和政府的福啊! ”包括胡从升在内,大山村2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肉驴养殖期权,共领到首次红利13000元,户均500元。
今年3月底,大山村探索“期权扶贫”模式,仅仅两个月时间,就为贫困户带来首期红利。
大山村是岳西县65个贫困村之一。 2015年底,该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6户124人。今年初,大山村帮扶单位——岳西县政府办公室通过进村入户大走访,了解到制约该村经济发展主要有两个问题,一是产业调整及发展缓慢,没有形成支柱产业;二是部分贫困户没有发展能力或发展能力不足。为此,岳西县政府办公室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党支部第一书记蔡晓禹主持召开了村“两委”会议,决定创新财政扶持资金和项目资金投入方式,围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发展特色产业,将部分资金量化到没有发展能力或发展能力不足的贫困户,作为股权加入村龙头企业,实施“期权扶贫”。
“期权扶贫”将帮扶资金以及政府安排的项目、企业支持共计87万元资金整合起来,发展肉驴、有机黑猪、生态土鸡、渔业等4类养殖项目和香菇木耳、茶叶加工项目。村集体从这些项目中拿出20%的股份,根据贫困程度与村民意愿,从56户贫困户中选取26户,按无发展能力户4股,发展能力不足的1股至2股,每股1000元的设置标准,以发放“期权证”的方式让贫困户成为村集体经济的股东,享受特色产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我们立足村情实际,以精准扶贫为契机,实行‘期权扶贫’这一新模式,解决了以往扶贫资金分散到户、投入产出效益不理想的问题,为贫困户稳定脱贫筑牢了基础。这些资金也激活了原有集体经济。 ”蔡晓禹说。
大山村实行“期权扶贫”模式,使政府和市场同时发力,盘活了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既培育和发展了特色产业,又能给贫困户带来就业机会以及持续的收入。该村船形组村民张建成患心脏病,妻子有脑梗塞、类风湿疾病,全家基本无劳动能力,也无专业技术。 “通过入股村集体经济产业,在肉驴、草鱼、鲢鱼养殖上都给我配了股。如今有了固定收入,我心里真是高兴。 ”张建成说。
依托“期权扶贫”模式,大山村贫困户共配发期权117份,预计实现年增收121800元,户均年增收3384元,人均年增收1190元以上。在实施过程中,岳西县政府办公室还计划每年投入资金30万元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直到帮助全村如期脱贫。
原标题:分红利村民变股东 岳西县实行“期权扶贫”模式